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共9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共9篇)
学年度 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 校本培训 校本科研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个人工作计划 大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篇一: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安远镇中心小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师培训工作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培训计划的前提下,通过镇级培训、校本培训等渠道和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网络培训、观摩学习、以课代训、以研代训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显著提高,不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培训对象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学科骨干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新参加工作教师。
二、培训内容
教育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课程改革政策措施和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务工作创新;班级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整合能力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教学业务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教法培训;双语教材及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新教师教学技能、薄弱学科及教学常规培训。
三、培训计划
1.“国培计划”、省、市教师培训:按照省市的安排,按时组织教师依据培训要求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培训:结合我站实际,从教师和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目标要求出发,充分
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需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培训。
3.校本培训: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安排表,开展校本培训。
四、培训要求
1.教师培训注重围绕教师课堂教学,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围绕课堂教学各环节、分学科研讨,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校本培训、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网络培训、观摩学习、选派骨干教师到外地进行高层次培训、以课代训和以研代训的研讨式、参与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师德修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技能。
3.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培训安排,按时按要求选派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对不按要求落实培训对象的教师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切实保证报销培训教师培训费与差旅费,同时做好培训人员培训后的管理工作,实行教师培训回校专题汇报制度,组织开展好二次培训。
4.在认真组织落实好县级以上培训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将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薄弱学科和薄弱学校的培训活动,对新教师实施一名骨干教师带训一名新教师的“青蓝工程”,每个市、县级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1-2名青
年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离职进修紧缺学科,积极培养镇级骨干教师,评选校骨干教师,上述活动要有活动方案、报到册等过程性资料,抓好实施,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落实,有实效。
篇二: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计划2014.2
南才口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2013.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尽快提高实施新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校本培训是推进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学年我校将继续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内容,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强校之路、兴校之策。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校本培训的途径
1、专家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
2、教师研讨
以“优质课”和“示范课”为主阵地设立教师研讨平台,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心得,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研水平。
3、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访问考察
我们将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部分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组织培训
学校要求教师参加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