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香葱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富硒香葱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富硒香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富硒香葱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3416.9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9部分:葱蒜类
NY/T393
NY/T394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5/T1061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DB45/T1442土壤中全硒含量的分级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富硒香葱Se-enrichedchive
硒元素(se)含量符合DB45/T1061要求的香葱。
4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高而平整、排灌方便、土层厚度≥20cm、有机质含量≥2.0%、pH值6.0~7.0,前茬2~3年非葱蒜类蔬菜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土壤中硒含量达到DB45/T1442中富硒指标要求。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品种选择
选用生长旺盛、分蘖性强、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富硒能力强的香葱品种,如百色米葱、那坡香葱、桂香葱1号等。
2
6定植
6.1茬口安排
以气温在10℃以上,25℃以下为宜。春、秋、冬三季栽培,高寒山区可夏季栽培。种植制度安排见表1。
表1香葱种植制度安排
种植制度
定植
采收
春种
1月~2月
3月下旬~4月下旬
秋种
7月~8月
9月~10月
冬种
10月~11月
12月~1月
高寒山区夏种
4月~5月
6月~7月
6.2葱种质量及用量
选用鳞茎饱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无霉烂的葱种。依据葱鳞茎大小,每667m2栽培田用种量100kg~150kg。
6.3整地及施基肥
深翻土壤25cm~30cm,宜使用机械耕翻,避免土壤压实,维持土壤结构,达到深、平、细、碎、净、墒。大田移栽前2d~3d整田块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500kg/667m2~1000kg/667m2、钙镁磷肥50kg/667m2、复合肥(15-15-15)50kg/667m2、硒活化菌剂4kg/667m2。按1.5m宽包沟起畦,畦面宽1.2m,畦高15cm~20cm,畦沟宽0.3m。覆盖银灰地膜。
6.4葱种处理
葱种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高效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3000倍液浸泡根部5min~10min后捞出晾干。
6.5定植密度
按行株距15cm~20cm×8cm~10cm移栽,每穴3~4株。
6.6定植方法
栽植当天,宜剪去葱叶1/3上部叶,移栽深度4cm~5cm,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7田间管理
7.1水分管理
根据墒情苗情适时浇水,宜每天早晚浇1~2次,注意排涝。
7.2中耕
根据土壤墒情及周边杂草生长情况,及时中耕除草2~3次。
3
7.3施肥管理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按表2的要求进行施用。
表2各生育期肥料分配表
施用时期
肥料种类
养分含量(N:PO:KO)
施用量
(kg/667m)
施用方法
移栽前
有机肥
0.4:0.2:0.5
500
第一次犁耕地后撒施
复合肥
15:15:15
40
栽后10d
复合肥
15:15:15
15
根部淋施
栽后25d
复合肥
15:15:15
15
根部淋施
栽后40d
尿素
N46%
10
淋施
复合肥
15:15:15
15
淋施
8病虫害防治
8.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体现可持续植保的理念,协调运用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环保的目的。
8.2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豆类--香葱、瓜类--香葱等轮作栽培模式,进行葱种处理,使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深耕晒伐,高畦栽培,严防积水,加强中耕除草,田园清洁,减少病虫侵染源等。
8.3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和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每15×667m2交替悬挂(25cm×40cm)黄板、篮板450~600块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每30×66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