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中国传媒环境与政策.doc

发布:2018-09-26约3.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中国传媒环境与政策 传媒环境,指的是决定或者影响传媒活动的发生,进行及其生效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的总和。传媒环境是动态联系的有机组合,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是互相关联和互相制约的。任何传媒活动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必须以外部环境为条件,以内部环境为基础的,都不可能脱离传媒环境去安排传媒生产经营的。由于环境因素尤其是外部环境一般都是不可控制的,传媒经营者只能收集和利用这些因素,对这些方面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了解传媒的优势和劣势,在进行选择评价、实施传媒战略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采取适应性的措施来扬长避短。 中国的传媒环境,?随着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进步,要保证传媒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在传播内容和形式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必须保证传媒环境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以及传媒生态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在这种传媒环境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发展路径已基本形成。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前行,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正确的政策环境、科学的理论环境、市场化的实践环境。根据这种传媒环境的要求,我国的传媒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促使了我国传媒沿着服务化、产业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顺畅地发展,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传媒特色的传媒环境。 中国的传媒政策在不断开放,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事业和产业的齐头并进。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基础是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其重要的推动力则来自媒体政策不断开放和媒体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说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就媒体体制的发展趋势而言,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条清晰的路线:事业单位、全额财政拨款(改革开放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开放后)——独立自主、自负盈亏(20世纪80年代中期)——媒体集团(90年代中期)——公司化媒体(新世纪以后)——跨媒体集团。事业和产业的齐头并进是我国媒体的重要特征。在主导媒体发展的政府和市场两个因素中,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尽管政府的政策还在摸索中,有些政策可能也并非完全正确,但是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中国传媒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1、“喉舌论”“导向论”与“能力论”:政府对传媒的认识与传媒指导思想的变化。我党一贯高度重视传媒引导工作,建国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对于传媒工作发表过许多指示。理论界认为,这些指示的精神可以归纳为喉舌论、导向论和能力论。毛泽东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喉舌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邓小平进一步丰富了“喉舌论”的内涵。江泽民在“喉舌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指出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他说:“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胡锦涛同志曾经对“导向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讲话,着重提出传媒工作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学术界又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归纳为“能力论”。在“三论”发展的过程中,传媒的社会监督作用也开始受到了重视。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提出“重大问题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让人民讨论”。1998年10月,朱镕基在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节目组工作人员座谈后,给编辑、记者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向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回归。2007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10年,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了“善待、善用、善管”媒体的“三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传媒政策,是政党、政府对传媒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媒指导思想的变化过程。 2、“宣传”“舆论”与“传播”:学术界对传媒规律认识的深化。在政府不断探索传媒指导原则的同时,传媒学术界就中国的传媒理念也在不断向传媒本位回归。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出现了对传媒定义的探索,在这次探讨中,传媒与信息的关系和传媒价值的讨论引人注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