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3微观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3微观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最新题型及历年试题难度 题。
一、名词解释
1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 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
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
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
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
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
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
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
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
差异曲线。
2.阿罗不可能隹定理
[ 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阿罗认为,用投票
的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集中起来,形成合乎理性的社会偏好。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
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序的;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传递
的。根据这两项假设,阿罗指出,要建立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必定要违反他规定的下列五项条件的
一项或若干项,否则社会福利函数就无法建立。这五项规定或条件为:
① 自由三元组条件:在所有选择方案中,至少有三个方案,对之允许有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个人
选择顺序。
② 社会选择正相关于个人价值条件:如果某一选择方案在所有人的选择顺序中地位上升或保
持不变,且没有其他变化发生,则在社会选择顺序中,这一方案的地位上升,或至少不下降。③
不相关的选择方案具有独立性条件:第一,任何两个选择方案的社会选择顺序仅仅依赖个人对这两
个方案的选择N页序,与个人在其他不相关的备选对象上的选择顺序无关;第二,任何两个选择对象
之间的社会偏好顺序仅仅依赖于个人相应的选择顺序,而与偏好强度等因素无关。
④ 公民主权条件:社会选择顺序不是强迫的。
⑤ 非独裁条件:选择规则不能是独裁的,即不存在这种情况:一个人的选择顺序就是社会的选择
顺序,所有其他人的选择是无足轻重的。
阿罗证明了不存在一个选择规则或选择程序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个假设和五个条件,这表明
由个人选择合乎逻辑地转化为社会选择的过程包含巨大的困难。
3. 边际收益
[ 案]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单位销售量变化所引起的总收益变化,其数学表达式为:
MR = ^TR/áQ
其中ATR/AQ分别为总收益和销售量的变化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论单个厂商的销售量如何变化,其单位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所以每
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也就是平均收益。因此,平均收益曲线同时也
是边际收益曲线,即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完全重合的。
4. 规范经济学
[ 案】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
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
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
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
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价值判断,回 是“好 “还是“不好 “的问题,并提出“应该怎样 “的问
题。凡陈述应该怎样的命题,成为规范命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5. 边际转换率
[ 案】边际转换率是指增加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数量必须减少某种商品产出数量的比例。如
果设产出X的变动量为AX,产出Y的变动量为a Y,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IAX/AXI可以衡量
1单位X商品转换为Y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X商品对丫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对MRT,
亦即
边际转换率反映了产品转换的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