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pdf

发布:2025-03-27约4.7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教材P32~33)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型新授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从

植物、动物、人类、古代生物四个角度着手研究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话题,并对生物

的遗传变异现象有一定涉及。本课则从学生自身的视角出发,以“世界上能找到完

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核心话题引导学生体会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教科书

教材安排了“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相貌的异同”以及“记录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两个

简析活动。从内容角度而言,教科书利用学生对相貌的着眼点使学生对“性状”这一概

念产生初步的理解,也能使其体会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

两个活动涉及对比观察与表格记录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安排学生通过统计手段

归纳班级记录结果,并用简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科学的数据处理

方法产生初步了解。

本课依照“对比不同个体的相貌相似程度,最终理解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

相同”的逻辑开展。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轻松地在同班同学之间开展上述归纳调查活

动。学生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亲子或胞亲间相似度较高的照片,这更利于学生理解

学生

“相似程度高的人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也能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理解亲缘关

分析

系与相貌相似之间的关系。本课活动开展难度较低,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积极地联系身边的人和事物,并在课程结束后的生活中仍保持自主观察与思考的

良好习惯。

科学观念

1.知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2.知道人类亲代与后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

3.知道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科学思维

教学

1.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人与人相貌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目标

2.能将人的相貌特征整合起来比较分析人与人的不同。

探究实践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人类个体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态度责任

意识到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研究改善着人类的生活。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人类个体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重难点难点:计算不同性状的组合情况,感受人类遗传组合的无尽可能性。

为学生准备:小镜子、某一家庭亲代与后代的照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

教师准备:班级部分学生近照、班级记录表、三代或四代同堂全家照、双胞胎照片、

人类遗传转轮图、有关遗传病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1.引入:通过前四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动植物的种类多种多

样,同种生物中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那么作为地球生

物的一员,人类个体又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一组学生眉毛的照片。)这些是我们

班某几位同学的眉毛,你们看得出来是谁的吗?(预设:看不出

来。)

聚焦3.活动:陆续出示该组学生的眼睛、鼻子、嘴巴、完整面部,直

至其他学生能认出照片对应的人。

4.揭题:为什么我们无法仅根据眉毛等个别五官辨别一个人,而

当提供更多的相貌特征后,我们就能确定这个人了呢?我们是如

何确定的?人与人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我们能找到一个和

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貌各异的我

们”。(板书:相貌各异的我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