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实务第三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德拉吉报道》由德拉吉一人运营,网站保持了上世纪90年代的简陋布局 没有视频、没有搜索优化、没有幻灯片,也没有原创内容 但就是这么一个网站产生新闻转链流量却排在了Facebook和Twitter之上。 文章认为,德拉吉报道能成功的原因在于创始人德拉吉专业水准,对新闻的敏锐视角;此外网站简陋不带摘要的布局,也促使用户有点击链接的欲望,这样虽然网站本身参与度不高,但却使其他网站获得了巨大的流量。 一、网络新闻传播者构成的多元性 第二节 我国专业网络新闻机构的发展历程 1987年,最早上网的报纸—美国《圣何塞信使报》 1996年初,全球上网报纸为900家左右,1997年10月达到2300家,1998年,超过3000家。 传统媒体翻版 网络化阶段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一、结构要素之一:传统媒体网站 传统媒体网站是作为信息基础生产力量的第一极。 作为中国网络媒体核心力量的传统媒体网站是中国网络媒体的基石,是新闻的基础生产者。 它们在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中,受到比商业网站更为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一、结构要素之一:传统媒体网站 传统媒体网站分为三个层级: 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东方网等) 其他传统媒体网站或网络版 国家或地方扶持的重点新闻网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媒体发展模式。 联合发展模式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媒体网站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一、结构要素之一:传统媒体网站 传统媒体网站拥有政策、母体资源、人才等各方面优势,但与具有强大运营能力以及灵活运营机制的商业新闻网站相比,传统媒体网站所受到的媒体体制的约束、传统媒体思维方式与业务方式的束缚以及对传统媒体资源认识与利用上的误区等问题都体现出来。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二、结构要素之二:商业新闻网站 商业新闻网站是作为信息聚合扩张力量的第二极。 因为网络本身起源于技术领域,国内几大门户网站都是先从技术起家。 商业网站大多数并非从一开始就将网络作为媒体对待,但在中国情境下,对网络作为媒体发展的需求显得格外突出,这种需求成为商业网站介入新闻传播的一个牵引力量。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二、结构要素之二:商业新闻网站 商业网站在时事新闻领域没有采访权。但是,商业网站通过整合国家媒体的新闻、在非时事新闻领域进行原创报道以及通过评论提升新闻价值等方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中一支充满活力的力量。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二、结构要素之二:商业新闻网站 商业新闻网站成功的原因: 外部:因为种种原因,传统媒体并未充分满足中国受众的需求,这为商业网站留下了发展空间。 内部:商业网站在新闻的选择与编辑时,更多考虑普通网民的需求;对于网络传播特性的运用往往更充分、更到位;往往以客观中立的面貌出现,更容易使人接受;网站各种服务的相互支撑与配合,以及网站整体机制与运营能力上的优势。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二、结构要素之二:商业新闻网站 作为一支新生、活跃的媒体力量,商业网站所建立的新闻集散平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聚合与扩张了传统媒体网站的新闻传播能量,补充了传统媒体及其网站的不足,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着传统媒体及其网站的改革。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三、结构要素之三:网民 网民可以视作实现信息增值转化力量的第三极。 网民作为新闻消费者的同时,也扮演着新闻生产者的角色。 网民作为生产者的具体表现: 网民评论是最具活力的网络新闻意义解读的原创内容之一。 网民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进行新闻的原创、新闻的整合。 第三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 三、结构要素之三:网民 网民作为生产者的具体表现: 在形成网络舆论方面,网民是一支主要力量 网民是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较量的砝码 网民是影响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网站的力量对比的一种重要力量。 网民的选择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以及新闻网站起着“正反馈”的作用,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第四节 国外网络媒体的发展模式 一、传统媒体网站 传统媒体独立开办的网站仍是网络媒体的主力。 英国BBC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网站之一。 1994年,BBC在线上线,最初的内容是BBC电台、电视频道的节目介绍以及新闻、体育、财经等信息。 1998年,BBC在线开始向门户网站发展。 1999年,BBC在线成为欧洲访问量最高的网站。 第四节 国外网络媒体的发展模式 一、传统媒体网站 传统媒体独立开办的网站仍是网络媒体的主力。 英国BBC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网站之一。 2007年,BBC发布iPlayer技术,允许用户事后收听、收看错过的BBC广播或电视节目。 2011年,BBC对网站进行重组改造,将网站重点放在十个核心产品上,包括新闻、体育、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