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pdf
第44卷第1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4No.1
2025年02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Aeronautics(SocialScienceEdition)2025.02
DOI:10.19327/j.cnki.zuaxb.1009-1750.2025.01.003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
郝爱民,崔思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基于马克思生产力要素理论和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新质生
产力发展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显著
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二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
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驱动作用最为显著;三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
在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双重门槛效应。据此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差异化发展措施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支持力度等建议,以期加快农民共同富裕实现的进程。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50(2025)01-0012-09
一、引言二、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学术界关于农民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
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方面:一是农民共同富裕的内涵;二是农民共同富裕
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国农业发展虽已取的测度;三是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关于农民
[4]
得巨大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亦显著提升,然而,受限共同富裕的内涵,廖祖君和卢晨瑜认为,农民共同
于我国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城市发展存在富裕是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足,同时满足“全面性、共
[1][5]
巨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同性和富裕性”特征。张广辉和邓因强调,农民共
因此,探寻新的发展路径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进而同富裕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物质财富,发展成果
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必然要求。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保障农民低收入群体不掉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农村地区人口、资源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关于农民
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推共同富裕的测度,一些学者用少量指标表征共同富
[2][6]
动力,亦是解决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途径。农业新裕,如吴潇航等用城乡收入差距表征共同富裕;一
质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些学者建立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