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科技住宅评价标准》.pdf
T/CECSXXX-202X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科技住宅评价标准
Assessmentstandardfortechnologicalresidence
****出版社
1总则
1.0.1为促进科技住宅市场高品质发展,创造绿色健康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制
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标准的编制目的。随着物质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
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迅速增长,为打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近年来各地兴
起了以“三恒”、“五恒”为特征的“科技住宅”,成为住宅房地产市场的“热
点”,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苏州、无锡、北京、青岛、合肥等地纷纷出台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南
(指引)类技术指导文件,北京市还颁布了《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
理流程》。这些举措将工作重心集中于住宅建设质量,将健康、绿色理念融入到
住宅建设,这不仅仅符合当下人们对住宅健康、舒适、安全、环保的高品质居住
空间的需求,也将改善住宅产品去化率越来越低的现状。
在我国现行标准中,与科技住宅相关性较强的规范较少,不足以引导支撑科
技住宅的应用与实践,缺少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因此,为了深入贯
彻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健康中国的
战略部署、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提高人民健康舒适水平,适应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绿色健康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实现住宅绿色健康
舒适宜居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制定此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以及寒冷地区的新建科技住宅项目评价,
既有科技住宅评价可参照执行。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标准的评价对象。其中,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夏热冬冷、
夏热冬暖以及寒冷地区,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1.0.3科技住宅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标准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符合国家法律
法规和相关标准是科技住宅评价的前提条件。本项目重点从环境友好、健康舒适、
安全便捷、节能低碳、智慧运维、提高与创新方面对科技住宅展开评价,并未涵
盖建筑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故参与评价的建筑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2
2术语
2.0.1科技住宅technologicalresidence
集成了低能耗围护结构体系、辐射供冷供暖、新风净化与调湿、气流组织、
高效热泵、声光管控、净水热水、安全感知、智能监控等技术,具有较高健康舒
适、绿色低碳与安全智慧体验的住宅。
2.0.2辐射供冷供暖radiantheatingandcooling
提升或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热或冷辐射面,
通过辐射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暖供冷的方式。
2.0.3温度场temperaturefield
房间内所有各点上温度的集合,反映了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2.0.4湿度场humidityfield
房间内所有各点上湿度的集合,反映了湿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2.0.5温度梯度temperaturegradient
两相邻等温面的温度差与该两面的垂直距离之比值。
2.0.6体感温度operativetemperature
具有黑色内表面的封闭环境的平均温度。
3
3基本规定
3.1评价要求
3.1.1科技住宅的评价应以全装修的单栋建筑或小区为评价对象。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评价对象的类型及基础要求。单栋建筑应为完整的建筑,
不得从中剔除部分区域。住宅小区是指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达到一定规模,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相对封闭、独立的住宅群体或住宅区域。
全装修是指在交付前,住宅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
窗、固定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