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社 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1、语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界的认识
第一种:社会唯实论:
认为社会本身就是客观的真正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个实体。
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齐美尔、迪尔凯姆;
第二种:社会唯名论:
认为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
代表人物:韦伯、吉丁斯、塔尔德等。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马克思致巴·瓦· 安年柯夫的信。
(2)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讲演稿
4、社会的定义
二、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构成要素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成分有哪些?争议颇多。
我国社会学界:三要素论。人口,自然环境和文化。
四、社会的功能
第一,整合功能。
第二,交流功能。
第三,导向功能。
第四,继承和发展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1、社会结构的含义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就是社会要素或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具体而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广义的社会结构
狭义的社会结构
2、社会结构的单位
社会行为;
社会关系;
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
社会群体和组织;
社会制度;
社区。
二、社会的类型
下面是两种普遍采用的划分社会的方法:
(一)“五阶段”划分法
由格尔哈特·伦斯基提出,以社会成员谋生方式为标准。
狩猎和采集社会 ——园艺社会 ——游牧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 (二)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与此划分相关的经典社会学家是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和迪尔凯姆。
1、滕尼斯区分了公社和社会两种类型。
公社是绝大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基础上的社会。
社会是决大多数社会关系都是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社会类型。
2、迪尔凯姆建立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基础上的两种社会类型。
前者之所以得到整合是因为社会成员们扮演着非常相似的经济角色,从而共享着共同的价值观念;
后者的社会整合来自于社会中成员承担着非常专业化的经济角色,从而相互高度依赖。
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微观的视角
是观察社会的一种角度与方法。
对社会宏观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被称为宏观法,又叫宏观社会学。
对社会的微观结构的研究被称为微观法,又叫微观社会学。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所谓个人关系,是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所谓群体关系,是在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
所谓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
三、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1)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2)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3)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四节 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1、概念
——是反映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概念,它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2、基本类型
(1)良性运行
——指特定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内。
(2)中性运行
——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括较多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也可以称作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3)恶性运行
恶性运行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这种障碍破坏了社会的常态运行,社会甚至出现严重的离轨、失控现象。
思 考 题
1、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不同认识?
2、什么是社会结构?
3、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各自的特点?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