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读书节发言稿15篇.doc

发布:2025-03-23约1.3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书节发言稿15篇

读书节发言稿1

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金秋早晨明媚的阳光中,有一种书香在此飘逸,有一个主题在此激活,有一份快乐在此绽放。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学校第三届读书节隆重开幕了。读书节,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来读书,共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收获。

我们这次读书节的主题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意思是我们要读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这是一种境界。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爷爷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小学阶段每位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145万字,古诗词160首。因此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能“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课外书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我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世界。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维,陶冶我们情操,使我们享受读书之乐趣,做幸福、向上的人。

在这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学校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每周一诗”活动、第一批“书香家庭”评比活动、润泽经典书写大赛、“作家校园行”活动、“读书名言”征集活动、我们还会评出“阅读之星”、“背诵之星”。同学们,打开书吧,潜心阅读,你一定会有收获的。但愿我们在好书的陪伴下,大家都能向更精彩的人生旅途迈进!预祝大家:多读书,天天读书,享受快乐时光;爱读书,学会读书,放飞美好理想。最后预祝本届读书节获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读书节发言稿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4)班的李cc。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阅读的一点心得。读书行在目前,而意在其外;从既生的作品中,我们总要期待读出些“新”味来。而旧里掘新,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上个月,我和另外三位小学、初中、大学的同伴组成上海代表队,赴山东参加了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系列活动。前期准备时一位教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印象很深,他说:“人恰恰不能太聪明。事情要老老实实地办,学术要谦虚实在地做。”在比赛过程中,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更深的共鸣。学术论坛真正有功底的讲说人方能赢得尊敬,较量中积淀深厚的选手往往更能发挥自如,表达更为贴切。和天南海北的同道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尤其鲜明地感受到厚积薄发的力量。

打下了扎实稳固的基础,还需要不断突破的精神。我的脑中曾经蹦出过这样的疑问:田里小麦的顶部,是尖端,还是末梢?从此联想到人的思维,如麦子节节生长;而当质疑生出,我们顾盼左右,仿佛失去了下一个支点,徒留尖梢的茫然。有的人把这梢头看作难言之隐,收敛锋芒以求苟且的浑圆;而对另一些人来说,问题犹如这扎手的麦芒,分明指向未知与新途。同学们,学问中正是需要这种“尖端”的精神,遇到问题不敷衍自欺、主动探求本原,调集养料不断更易尖端的位置。这样我们会对所学所见丰富自己的理解。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发展自己的关怀。语文课上我们接触到“入世”和“出世”两种人生态度,总感到他们是截然两面,好像庄生的逍遥超逸和范文公的忧劳天下全然不能相容。但同学们,我们已经来到了今天。我们何不跳出历史的局限,站在今天的视角,何不能将他们一定程度地统一起来呢?我的语文老师曾用东坡的例子给予我启发:进求而无执,广纳而无贪;行慎而胸达,事勤而心闲。我们说作为社会人,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对世事的积极关怀是必要的:近代国家动荡,青年们的诤言厉行感动世人;如今盛行于学生中的模拟联合国大会,俯仰之间展现国际视野。而另一方面,不过分逐求事功,怀着平淡豁达的心态为学做事,方能真正沉淀下生命的领悟。其实,视野宏阔了,看到了很多事物的本质后,也就自然放下了一些本来执着的东西,能入亦能出。

说了这么多,从扎实积累到探索突破,再到打开心怀、走向新貌,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便是阅读。同学们,让书页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做理解昨天的人,也做把握今天的人,展望明天的人。其中究竟,恰似诗言:“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谢谢大家!

读书节发言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它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引导人们排难而上,奋发有为。因此,阅读如同生活中载歌载舞的水,能使我们的人格臻于完美。

今天,我想就多读书、会读书,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学做人,要多读书。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快捷、通过大量抢眼的图画,灵活、便捷的音频、视频便可以直观地获取大量信息,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但是,我始终认为读书,对人的思想启迪、对人的品格养成,仍然是最全面、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我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以读书所得,成为社会栋梁,回报抚养我们成长的社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