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基础知识讲座.ppt
010203040506行政许可(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行政许可是事前控制的一种手段。行政许可是应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赋权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管理行为。即想要办什么事,由行政机关点头。比如说开矿山、办企业没有到行政机关去办手续就叫违法,就应当被取缔。三、行政行为法确定力证明力经国家行政机关颁发约束力行政许可的结果:许可证法律效力行政许可的分类01不同种类的行政许可,其性质、功能、适用条件和程序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有关国有土地的出让审批,应当实行招标、拍卖;工商登记就无法招标、拍卖;取得律师资格需要考试;集会游行示威许可就不能通过考试取得。因此,许可法借鉴国外通行做法,根据性质、功能、适用事项的不同,将行政许可分为:02普通许可01特许02认可03核准04登记05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权是一种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发放许可证的权力。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行政机关享有不同的法定许可权。三、行政行为法行政许可的程序(一)行政许可的申请行政权相对人的申请,是行政许可程序的前提条件。行政相对人首先提出申请,并附以许可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和证明,才能启动行政许可程序。(二)许可申请的审核,是指许可机关在接到申请人申请后,开始行政许可程序。(三)颁发许可证明许可机关经审核,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由依法有权颁证的机关向申请人颁发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依法拒绝颁发许可证,并允许其具备条件时再次申请。行政征收或征用行政征收——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其实质是国家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管理相对人一定财产所有权。例如:税、费行政征用——一般认为: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目的,按照法定的形式和事先公平补偿原则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程序。三、行政行为法三、行政行为法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01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给予处罚的行政相对人。02行政处罚的直接目的是惩罚违法。03特征: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是指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行政处罚法确立了处罚法定;公正、公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等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指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它是行政活动合法性要求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体现。处罚设定法定实施处罚的主体法定处罚依据法定处罚程序法定是指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实施要公平公正,没有偏私,要向社会公开。过罚相当处罚规定公开处罚程序公开0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01《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是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处罚。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处罚时,要注意说服教育,纠正违法,实现制裁与教育双重功能。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行政处罚中要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01基本要求:不应让无辜的人遭受处罚,要使违法的人得到应有的处罚,受到违处罚的人得到补救。02保障权利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行政处罚的种类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实施处罚的主体不能任意设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国务院和行政法规才可以设定新的处罚种类。种类内容形式人身罚(自由罚)行政机关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自由的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期限为1-15日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必要时可延长1年行为罚(能力罚)行政机关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某种行为能力或资格的处罚措施责令停产、停业暂扣、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科以相对人义务财产罚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行政处罚罚款没收财物责令金钱或物质赔偿申诫罚(声誉罚)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的名誉、荣誉、以示警戒的行政处罚警告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的实质是某种处罚由哪一个机关通过何种形式来规定。具体而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