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PE管材技术标准2010年修订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5+
燃气企业聚乙烯(PE)输配系统质量控制合作小组标准
G5+ PE001.1-2008
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第1部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2010年版)
2008年11月
燃气企业聚乙烯(PE)输配系统质量控制合作小组 发布
前言
燃气企业聚乙烯(PE)输配系统质量控制合作小组(以下简称合作小组)是由国内五家燃气企业自愿加入的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成立旨在针对目前国内塑料管道市场中的一些不良状况,共同制定对PE输配系统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方法。
首批制订完成了3个聚乙烯管材的产品标准及质量控制办法:
《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第1部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供应商资格预审导则 第1部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产品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第1部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合作小组成员单位,承诺将共同制定的产品标准及质量控制办法作为本企业基本标准严格执行,围绕促进提高燃气用聚乙烯(PE)产品质量开展工作。
成员企业: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煤气公司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范围
2 术语和符号
3 材料
4 颜色及外观
5 几何尺寸
6 力学性能
7 物理性能
8 管材的熔接兼容性
9 标志
10 管材检验规则
11 包装
12储存、搬运、运输
附件:
聚乙烯输配系统质量合作小组质保书(管材)
出厂检验记录表
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第1部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输配系统质量控制合作小组对应用于埋地燃气管网的聚乙烯(PE)管材的技术要求。包括聚乙烯混配料的基本性能和聚乙烯管材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兼容性、包装和储运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聚乙烯管材是由PE80和PE100级的燃气专用混配料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制造的单色或带有标识色条的燃气管材。管材的公称外径为16mm~630mm。
本标准的制定是以GB 15558.1-200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为基础,结合ISO 4437-2007《燃气输送用埋地聚乙烯管材(PE)-公制系列-规范》和EN1555《燃气输送用塑料管道系统-聚乙烯(PE)》中的相关要求编制。本标准中未提到的应按GB15558.1执行,本标准中的规定高于GB15558.1的地方按本标准执行。
2 术语和符号
本标准中提到的术语和符号释义遵从GB 15558.1-200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中第3章的规定。
3 材料
3.1 混配料
制造管材必须使用由聚乙烯输配系统质量控制小组认可的燃气专用混配料。
3.2 回用料
制造管材必须全部使用洁净新料,禁止使用任何形式、任何来源的回用料、回收料、再生料。
3.3 制造色条的混配料
制造色条的混配料应使用制造管材的混配料生产商认可的专用色条混配料。
3.4 混配料性能
制造管材用的聚乙烯混配料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 聚乙烯混配料的性能
性能 单位 要求 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a 密度 kg/m3 ≥930(基础树脂) 23℃ GB/T 1033中方法D,试样制备按GB/T 1845.1中3.3.1规定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 g/10 min 0.2~1.4,且最大偏差不应超过混配料标称值的±20% 190℃,5kg GB/T 3682 热稳定性(氧化诱导时间)
min >20 200℃b GB/T 17391 挥发分含量 mg/kg ≤350 GB 15558.1 水分含量c mg/kg ≤300 ISO 15512 炭黑含量d %(质量分数) 2.0~2.5 GB/T 13021 炭黑分散d或颜料分散 等级 ≤3 GB/T 18251 外观级别 A1,A2,A3或B ISO 18553 炭黑颗粒尺寸d nm 10~25 ASTM D3849 a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引用的国标均可采用等同的ISO标准或EN标准替代
b 试验温度也可选择210℃
c 当测量的挥发分含量不符合要求时才测量水分含量。仲裁时,应以水分含量的测量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d 炭黑含量、炭黑分散、炭黑颗粒尺寸仅应用于黑色混配料
表2 以管材形式测定的聚乙烯混配料性能
性能 单位 要求 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c 耐气体组分 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