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增韧改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研究及应用 * 主要内容: * ACR对PC的增韧研究 2. AIM改性剂增韧PC 3. 碳纤维增韧聚碳酸酯 4. MBS对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 * 1.ACR对PC的增韧研究 ACR用量对PC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 陆波, 李鹏. ACR对PC和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J]. 塑料工业, 2010, 38(9): 25-27. *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ACR质量分数的增加,缺口冲击强度呈增加的趋势,ACR FM50对Pc的增韧效果好于ACR D320。当ACR质量分数为16.7%时,PC/ACR FM50和PC/ACR D320的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360J/m和266J/m。 * ACR用量对PC树脂拉伸强度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ACR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都呈减小的趋势,当ACR质量分数为16.7%时,拉伸强度降低了30%左右。 * ACR用量对PC树脂弯曲强度的影响 随着ACR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弯曲强度都呈减小的趋势。当ACR质量分数为16.7%时,PC/ACR和PC/ABS/ACR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分别降低了30%和25%左右。 * 2. AIM 改性剂增韧PC 谭志勇, 索延辉, 韩莹, 等. AIM 改性剂增韧PC及增韧PC的物理老化行为[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 23(2): 137-140. * PC/AIM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AIM 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AIM改性剂含量为3%到4%时,PC/AIM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最高,AIM改性剂用量再增加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AIM改性剂用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的改性剂用量远小于其它聚合物加入抗冲击改性剂时的用量。 * * Fig.2所示,随AIM 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屈服强度和模量不断降低。一般来说,共混物的屈服强度和模量与共混物的组成呈线性关系。AIM 改性剂中含有屈服强度和模量很低的聚丙烯酸丁酯橡胶,AIM改性剂用量增加,在共混物中引入的屈服强度和模量低的橡胶的量随之增加,结果是共混物的屈服强度和模量必然降低。 * * AIM 改性剂用量对PC/AIM共混物屈服应力降的影响如Fig.3所示。随共混物中AIM改性剂用量的不断增加,共混物的屈服应力降迅速下降,从AIM改性剂用量为1%时的14MPa到AIM改性剂用量为30%时的3MPa下降了70%多。说明随共混物中AIM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应变软化程度迅速减小。 * * Fig.4给出了AIM改性剂用量对PC/AIM 共混物应力-应变曲线形状的影响。可以看出,不同AIM 改性剂含量的共混物都会在某一点发生屈服,而且发生屈服时的应变大小基本相同。说明在应变多大时发生屈服是材料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不会受引入冲击改性剂数量的多少影响。 * 随AIM 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共混物发生屈服时的强度逐渐减小,发生屈服后的应力降也减小。另外,还可以看出,随共混物中AIM 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材料在发生屈服后应力达到最低点的速度变慢,尤其是在AIM 改性剂用量为30%时这一现象特别明显。 * 3. 碳纤维增韧聚碳酸酯 艾娇艳, 何元锦, 肖舜通. 碳纤维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研究[J]. 玻璃钢/ 复合材料, 2010, 2: 38-40. *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碳纤维的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有明显的增加。相对纯PC (拉伸强度约63MPa,弯曲模量约2300MPa) 而言,当加入2%的碳纤维时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增加了12%和60%。因为在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体系中,是利用纤维的高强度来承受复合材料的主要应力,利用基体树脂的塑性流动和同纤维界面的粘结性来传递应力。 * 所以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PC的任一截面上有更多数量的碳纤维承载,这些碳纤维的抽出或断裂,需要施加更大的载荷,因而提高了碳纤维增强PC的弯曲性能和拉伸强度。同时,由于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即碳纤维与碳纤维间的树脂层变薄,作用于碳纤维增强PC的应力很容易通过树脂层而在碳纤维中传递,树脂的形变也受到碳纤维的约束,因而弯曲弹性模量也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 图2明显地表明了缺口冲击强度随碳纤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碳纤维的含量为6%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当含量大于6%时迅速减小,到8%时减小的速度减慢。从图2中可以看出,即使只添加2%的碳纤维,相对于PC树脂,断裂伸长率已经发生明显的下降( PC树脂的断裂伸长率高达100%) 。 * 4.MBS对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 郭宝华, 徐晓琳, 徐军. M B S 对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及其增韧机理的探讨[J].橡塑技术与装备, 2006,32(7): 23-2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