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2M应用.doc

发布:2017-08-25约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無線聯網開創無限商機 M2M通訊應用百花齊放 新通訊 2009 年 9 月號 103 期 文.黃繼寬/侯俊宇 由車載資通訊系統孕育出來的M2M通訊概念,由於其獨特的商業模式與產業生態,一直被視為是少數供應商才能切入的利基型市場。然而,隨著行動上網的概念日益普及,M2M的應用想像空間也越來越寬廣,並為行動通訊產業鏈中的各類成員帶來新的成長契機。 機器對機器(M2M)通訊是一個應用包羅萬象的廣泛概念,舉凡車載資通訊、軌道運輸、工業產線控制,甚至時下最熱門的節能應用,均可見M2M通訊解決方案的身影。然而,在各式各樣的應用實例中,並非每個案例都能得到圓滿的結果。對應用環境是否有深入了解,以及所選擇的通訊技術是否穩定可靠,實為M2M應用能否順利導入的關鍵。 ? 例如在交通運輸領域,日前落幕的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以及通車後問題不斷的內湖捷運,即為導入M2M通訊的兩種極端結果。 ? 在高雄世運會期間,中華電信與高雄市政府交通局、高雄市計程車業者攜手合作,導入以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技術為基礎的M2M通訊技術,為室內的計程車業者打造出智慧型車輛派遣系統,以大幅提升運輸效率,快速紓解大量人潮,也為提供網路服務的中華電信、M2M通訊模組供應商及計程車司機創造出營收成長的三贏局面;至於台北內湖捷運系統,雖然狀況百出的原因相當複雜,但因其所採用的無線列車控制系統(CBTC)為一運作在2.4GHz頻段的無線M2M系統,而被外界質疑為造成營運不穩定的潛在危險因子之一。 ? 法規強勢主導/商業模式加持 車載M2M大量普及兩大關鍵 ? 事實上,對於M2M應用而言,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等和交通運輸有關的應用市場,至今仍是最大宗的商機所在。世界各地也不乏由官方出面主導的案例,如美國車輛基礎建設整合(VII)、日本SmartWay與歐盟的e-Safety計畫與車輛緊急救援聯盟(eCall Union)等,均為由官方主導車載資通訊與M2M技術結合的案例。 ? 台灣工研院近日亦開發出符合下世代車載資通訊技術標準的雛型平台,預計將可帶來強化行車安全、即時導航與節能減碳等效益,並期待能協助台灣資通訊業者進軍汽車市場。 ? 由於車載資通訊為一相對複雜的系統,因此各種長短距無線通訊技術均有應用空間,如著眼於中短距車對車或車對路側設備的專用短距通訊(DSRC)與車用環境無線存取(WAVE),以及著眼於長距離通訊的GSM、3.5G和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等。但由於這類應用僅受到政策支持,不若eCall可望由法令強制加裝創造出龐大市場需求,因此須仰賴商業模式的出現,才能創造出導入的誘因。 ? 工研院資通所車載資通訊與控制系統組副組長蔡序開便指出,目前包括VII、SmartWay或是e-Safety等技術的研發,均以降低車禍事故為出發點,因此對營利模式著墨不多。而缺乏商業模式,無疑是目前許多車載M2M系統無法進入實用階段最主要的原因。 ? 對此,中華電信研究所王景弘認為,若能在車載資通訊平台上實現各種異質無線通訊的整合,則車載資通訊依然後勢可期。他分析,這類整合性的平台由於可支援網路存取、旅行指南、離線導航、道路安全與車隊管理等多項服務,因此可為車載M2M系統帶來最急需的服務商機。 ? eCall系統要求嚴苛一波三折其來有自 ? 圖1 訊亦無線通信全球技術業務總監Thomas Herrmann表示,在法規強制加裝的加持下,eCall系統將是未來車載資通訊產業最大的商機所在。 至於被認為是目前車載M2M中最龐大的單一應用--eCall,德商訊亦無線通信(Cinterion)全球技術業務總監Thomas Herrmann(圖1)認為,雖有法規強制加裝的加持,但由於eCall系統要求設備必須在車輛發生事故時立刻向救難單位發出求救訊號,並允許救難人員即時與駕駛座內的人員通話,以了解現場狀況,因此形成很大的技術挑戰。特別是GSM標準在定義時,並未對語音/資料整合在同一個通道內的應用情境做出明確規範,因此市場上各家供應商在進行同步數據機(In-band Modem)實作時,缺乏可依循的共同標準。 ? 此外,由於同步傳輸並非GSM/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的標準功能,因此目前歐洲絕大多數的電信業者所採用的基礎設備仍無法支援,亦導致eCall系統實施的時程一再延宕,一拖就是近10年之久。由此即可看出,打造一個穩定可靠的M2M通訊應用,有相當高的技術門檻。 ? 所幸歐盟eCall聯盟(eCall Union)最近在標準制定上取得突破,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推出第一版標準,且重申2012年前開始實施eCall的時程不變。因此,未來幾年內行動通訊晶片業者、M2M模組供應商與汽車製造商勢必將針對eCall市場展開全力衝刺。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