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图像分析题解题方法指导.docx
试题解读
此类试题是利用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表示在化学实验操作或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图象的理解能力,以及结合图象与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方法指导
做此类试题首先要做到“四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图象的起点)、三看趋势(图象的走向,如上升、水平或下降等;两个及两个以上叠加的图象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坡度的陡缓)、四看拐点(图象的拐点或终点)。其次把图象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找出图象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具体关系。本题型的考查方式一般有两种。
1.单独型曲线的考查
(1)溶解度曲线的考查。一般题目给出物质(一种、两种或三种)的溶解度曲线,针对图象中的交点含义、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等知识点进行考查。
(2)pH变化类曲线的考查。此类题目一般涉及酸、碱溶液的稀释过程,酸、碱相互作用过程,酸、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碱的过程及碱、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的过程,考查在此过程中pH的变化。需要先判断原溶液的pH,再根据反应的过程进行判断。
(3)质量守恒定律类考查。图象中展示了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选项中反应类型、质量变化的比值等进行判断。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根据图象中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现象判断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综合型曲线的考查
该类形式的曲线一般是四个选项中融合了不同的知识点,一般包括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酸质量、金属质量等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类型等,溶液放置过程、稀释过程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某反应是否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产物质量的影响及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