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9《关于故事情节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docx

发布:2020-02-28约5.3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故事情节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全套写作资料素材、技巧、方法、大纲、运营、出版方案、封面素材、写作软件等等 需要的加QQ 505293243 了解详情 可以加我们QQ群 网络小说作者培训学院 群号这套资料是我一篇一篇搜集整理了五年多,到现在基本每周更新资料,以后也会永久更新,购买全套资料之后终身免费更新,再也不用自己去搜索从而浪费时间 首先要说一下我只是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故事情节的几点看法 今天讲的主要有三个部分,都是关于故事情节的。 一、故事情节的特点是什么 情节的流畅性 情节的合理性 情节的故事性 情节是每本小说的基础,小的情节可以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大的情节可以带给读者继续看下去的兴趣,所以情节很重要。 怎么写好情节就成为作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1、情节需要流畅性 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情节流畅的,让人可以一口气就能读完的。 从情节的安排,情节的发展,以及情节的高潮结局,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读者去往下读。 大家可以看看《水浒传》,前半部的故事大多都是按人物来写的,每个人物写几章。 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可以独立出来,而且可以改编成新的故事,这些独立的故事体现了很好的流畅性。 我们说一个故事比较短的人物——杨志 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 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是用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高潮在中段。 杨志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 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 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情节非常流畅,在读者意犹未尽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这就是吸引人的地方。 开篇、铺垫、发展、高潮、结局,一气呵成,一目了然,所以这个故事很有看点。 我看过很多作者写的文章,本身功力很好,用词准确,故事很吸引人,可是刚刚写到高潮,便戛然而止,忽然就不知所云。 我和这样的作者聊过,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我很诧异,悬念是这么安排的吗? 悬念固然重要,但为了悬念把故事生拆硬割开,读者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故事,因为它本身已经不是故事了。 2、情节需要合理性 合理性就是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本该如此。 前段时间,网络流传的经典段子,抗日神剧。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就是典型的无合理性。 这样的故事可能开始看的时候会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但后面就没有人再去欣赏了。 读者完全可以自己臆想故事怎么发展了,反正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所以合理性很重要,有时它是一篇文章关键的闪光之处。 比如写一个少爷回到自己房间后休息的动作。 首先他脱掉帽子,挂在衣帽钩上,接着脱去外套随意的放在了桌子上,最后脱掉了鞋子和袜子,上床休息。 这段很容易理解,少爷累了,所以休息了。 换一种写法 首先他脱掉帽子,挂在衣帽钩上,接着脱去外套鞋子和袜子,随意的放在了桌子上,上床休息。 谁会把鞋子放到桌子上呢?显然不合理。 当然也会有人说少爷可能有这个爱好,好吧,这只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不合理。 再换一种写法。 首先他脱掉帽子,挂在衣帽钩上,把外套随意的放在了桌子上,接着脱掉袜子放在床头,最后脱掉鞋子摆放整齐,这才上床休息。 袜子是穿在鞋子外面的?显然这就是最低级的不合理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合理性的故事情节,不然会让读者认为作者自己本身就不合理! 合理性有很多方面 a、细节描写的合理性 刚才我举得少爷休息的例子,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这里就不多说了。 b、背景描写的合理性 典型的一个例子,一部小说(名字就不说了),写的是解放战争中, 国共两党的殊死搏斗,忽然中间有一卷写到的是日本兵如何抓捕共产党员,并且与国名党如何合作的故事。 我当时还以为他用的是倒叙的方式,但往后看才知道,就是顺叙。 后来此书被下架了。 作者还和我发过牢骚,说是网站不懂得欣赏好的作品。 我只能说,大哥,洗洗睡吧! 搞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并且了解了那个大背景下社会状况,再动笔,这样的故事才会有读者。 c、环境描写的合理性 六月飞雪的事情也是有过的,但不会每天都是这样,所以环境对于文章的叙述也是有要求的。 从北京到纽约,坐飞机用了半个小时,估计你会感叹人类的思想总是处在时代前沿。 这是我在一部现代都市小说中无意间看到的 首先这本小说没有任何金手指 其次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 大家现在看到了可能会偶尔一笑,但你的文章中如果屡屡出现这样的错误,那读者就会选择性的放弃了,得不偿失,大家还是多注意一下为好。 3、情节需要故事性 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论哪个作者,只要写小说,一定会注重故事性。 所以我今天讲的不是它的重要性,而是怎么来合理的增加文章中的故事性,说白了,就是编故事。 a以小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