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河盆地地层、油气层与其分布.ppt

发布:2017-05-30约4.96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河盆地地层、油气层及其分布规律 录井公司 二、沙海组(K1sh) 主要分布于宋家洼陷,宋家洼陷是中生界形成的洼陷,沙海组地层发育完整,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砂岩、含砾砂岩、深灰色泥岩,局部含有煤层。 三、阜新组(K1f) 发育在西部凹陷的宋家洼陷,岩性主要为会白色砂砾岩、粗砂岩、细砂岩和深灰色泥岩组成,砂、泥岩互层 四、孙家湾组(K1s ) 西部凹陷孙家湾组地层揭露的地区有,欢喜岭油田的西部斜坡锦150块、大洼油田以及宋家洼陷,该套地层属于氧化环境的沉积,整个地层以红色为主,岩性由红色砂岩和红色、紫红色泥岩组成 第五节 新生界 新生界以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综合最大厚度达9000多米。新生界的沉积具有沉降沉积速度快、沉积旋回韵律多、岩相厚度变化大等特点,属河流相、扇三角洲相、湖相沉积体系,局部发育三角洲沉积。新生界划分为第三系和第四系 一、第三系 第三系是西部凹陷新生界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地层特点,应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综合研究第三系,又把第三系划分为新近系和古近系。 (一)古近系(E) 1、房身泡组(E1-2f) (1)玄武岩段(E1-2f1) 岩性以黑色玄武岩、绿灰、褐灰色灰石玄武岩、灰紫、灰黑色橄榄玄武岩、暗紫色蚀变玄武岩夹深灰、暗棕红色泥岩。西部凹陷分布在高升地区 。 (2)暗紫红色泥岩段(E1-2f2) 厚度0~305.5米,以锦11等井较为典型。以暗紫红色泥岩为主,局部变为玄武岩,凝灰质泥岩,质纯细腻、造浆性强,与暗红色蚀变玄武岩不易区分。在西部凹陷的兴南、鸳鸯沟、胜利塘至大有地区,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关系。1983年,把该段地层与古新世大段玄武岩作为同层异相处理,现在看来是上下关系,很可能属于孔店组的残余部分,暂划归房身泡组二段。 2 沙河街组 沙河街组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三段、二段、一段。 (1)沙河街组四段(E4S4) 1)绿色泥岩夹玄武岩段:岩性以灰绿、翠绿、褐灰色泥岩为主,夹玄武岩和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石灰岩,呈锯齿状低电阻电性特征,火山活动微弱,只在西部凹陷的高升至饶阳河一带有火山岩分布 2)高升油层段 岩性以褐灰色泥岩为主,薄层油页岩、泥灰岩、鲕灰岩、泥晶灰岩、粒屑灰岩较发育并夹薄层砂岩(图2-17),牛心坨地区相变成大段泥岩。主要发育于西部凹陷的西斜坡 。 3)杜家台油层段: 岩性为灰白色砂岩,砂砾岩与灰、褐灰、棕红色泥岩间互。顶部灰色泥岩与油页岩、钙质页岩、白云质石灰岩薄层间互,组成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特殊岩性段。砂质岩可分成三个砂岩组,是西部凹陷的主要含油目的层,以第二砂岩组分布范围最大,厚度稳定;其它两个砂岩组平面上变化大 (2)沙河街组三段(E2S3) 各凹陷都不相同,如西部凹陷凹陷边缘底部多为粗碎屑冲积扇或扇砂砾岩,凹陷中心部位底部为灰黑色泥岩夹油页岩、钙质页岩。中、下以深灰、灰黑色大段泥岩为主,常有不稳定的透镜状浊积砂砾岩夹层,高升、曙光、欢喜岭地区为浊积砂。 下而上分为莲花油层段、大凌河油层段、热河台油层段 莲花油层段 莲花油层段发育于沙河街组三段的下部,以不稳定的透镜状浊积沉积为主,岩性由灰色、浅灰色、灰白色砾岩、砂岩和深灰色泥岩组成,砂砾岩磨圆较差、分选不好,反应重力流下的快速堆积特征,从岩芯上看往往具有粒序层理 电性上显示上下部位低阻,中间砂砾岩段块状高阻,显示为正旋回沉积特点。 大凌河油层段 大凌河油层段位于沙河街组三段的中部,属于水下扇的浊流沉积体系,岩性主要为,岩性由灰色、浅灰色砾岩、砂岩和深灰色泥岩组成,砂砾岩磨圆较差、分选差。 大凌河油层段视电阻率曲线显示为块状多峰,中高阻 热河台油层段 热河台油层段位于沙河街组地层的上部,西部洼陷沙三晚期,盆地处于第一个旋回的萎缩期,水体由深变浅,大部分地区以浅湖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灰色、浅灰色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砂岩,热河台组油层就是发育在这种环境下有水下扇体的浅灰色、灰白色砂砾岩、砂岩组成 。 该段地层典型特征为:刺刀状的复合峰,电阻率值低(小于10欧姆),厚度小,与泥岩称互层状。 * * 第一章 概况 辽河盆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北部为康平、法库丘陵地带、东邻千山山脉、西靠医巫闾山,南入辽东湾海域,陆地面积12400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积13100平方公里,总面积25500平方公里 。 辽河盆地是在华北地台基础上形成的中、新生代裂谷型盆地,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隅 ,是辽冀台向斜的一部分 ,属于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下辽河坳陷 (辽河盆地 )。东部是辽东台背斜,西接 燕山台褶带,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