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 , 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
置。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对 实践课 的教学有很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而对 理论课 教学存
在很多困惑: 学生不感兴趣, 不愿听老师讲解, 在信息技术理论课堂上, 有的学生小声说话、
有的想心事 …… ,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差,教学效率低。在《信息技术科教学大纲》中要
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
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而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 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操作基础, 他
们想当然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到电脑室进行操作。 所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论课与
上机操作课相比显得较枯燥、 乏味。 那么我们如何提升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能?我在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 以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为依据, 结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理论课教学,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一、运用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课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大家的一个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
讲,教材中涉及的有些事物、现象、情景、过程等涉及理论原理,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
得到满意的解决办法。 而实践操作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如何突破
之一困惑呢, 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有效解决了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
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基于理论知识比较枯燥, 有些概念比较抽象, 在实际教学中, 适当引
入 flash 动画、小游戏、热点新闻等来激发学生热情,让原本枯燥的课堂顿时活起来。
比如 在 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一节,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但教材上
对 信息的定义 没有给出具体的解说,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定义的内容,设计
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观看 2008 年 5 月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有关视频,同学们通过眼、耳
等感官刺激获得了与四川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视频消息, 四川的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抗
震救灾工作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同时播放了一段灾后全国人民通过不同的方式援助灾
民,使灾民重建家园。当看到这里时,不确定性消除。用通俗的语言指出:信息是经过获取
的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经过同学讨论分析后, 进一步扩展, 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
泛,新闻报道、 市场行情、 天气预报、 一张照片、 一个动作、 一个微笑等等都属于信息。 在
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时,以讲故事的形式将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空城计 、赤壁
之战 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抢答的形式做习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
动学生多种感官, 能更形象、 更生动地揭示授课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 基本
知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培养能力、 强化记忆和发挥技能, 使抽象的理论概
念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接受。
二、遴选学生身边案例,开展情境导入教学
在高效课堂的各环节中 ,教学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导,因为导入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