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防洪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县XX乡XX村防洪坝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县XX乡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XX县XX乡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
/
邮编
建设地点
XX县XX乡XX村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N7910防洪管理
占地面积(m2)
15300
绿化面积(m2)
/
总投资
(万元)
2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计投产
日期
2018年7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XX乡是XX县辖乡,该乡位于XX县城西,距县城110km。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面积3270.3km2,人口0.2万,柯尔克孜族占99.6%,是中国最西部的一个乡,克孜勒苏河穿境而过。XX乡辖3个村委会:萨孜村、XX村级萨哈勒村。属纯牧业乡,乡域气候宜人,景色秀丽,资源丰富,美丽富饶。地理坐标北纬39°498.00、东经74°619.30,海拔2717m,乡政府所在地为XX村,是卓尤干河和克孜勒苏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北纬39°49′、东经74°20′,海拔2492m。克孜勒苏河流域面积14146km2,主要支流包括XX河、萨哈勒河、交玉鲁干河、玛尔坎苏河、康苏河、膘尔托阔依河、库孜洪河、乌瑞克河等二十余条。本次项目区位于克孜勒苏河支流XX河,XX河源头至与项目区XX乡河长为40km,集水面积为511km2。
本次工程河段是洪水多发性河流,由于项目区尚无骨干防洪工程,洪峰直接进入XX村河段,使项目区形成频繁的大范围的灾害。项目区目前河道左岸为XX村房屋、天然草场及乡村道路。河道两岸经多年运行,冲刷、沉陷、破损现象严重,汛期来临时没有调蓄能力。洪峰不能被有效地调控削减,对河道两岸形成频繁的、大范围的洪水灾害。本工程选择XX县XX乡XX村防洪堤桩号左岸Z0+000~Z0+850段,保护对象为XX乡XX村22户110人牧民,XX河道沿岸70亩天然草场及通往XX乡的柏油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防洪治涝工程,工程的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V等,不属于新建大中型,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XX县XX乡人民政府委托我单位承担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派有关人员对项目区环境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按有关环评技术规范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报请环境管理部门审批后,作为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做好各项环保工作及主管部门环境管理的依据。
2.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防洪工程现状
由于项目区尚无骨干防洪工程,洪峰直接进入XX村河段,使项目区形成频繁的大范围的灾害。项目区目前河道左岸为XX村房屋、天然草场及乡村道路。河道两岸经多年运行,冲刷、沉陷、破损现象严重,汛期来临时没有调蓄能力。洪峰不能被有效地调控削减,对河道两岸形成频繁的、大范围的洪水灾害。
2.2 防洪存在的问题
工程区段洪水主要受降水和气温影响,常常呈暴涨暴落状,虽然洪水历时短,但洪峰大,且具有极大的破坏性,XX河基本处于无防洪堤状态。河道河床大部分地段成漫滩状,主流摆动性较大,河道上仅有临时性的防洪堤,洪水对两岸冲蚀严重,抵御洪水的能力非常有限。一场洪水过后,临时性的防洪堤坝就所剩无几,承担防洪工作任务的人力、财力、物力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所以防洪就成了灌区群众最为沉重的负担。每年根据洪水危害进行抢险或修筑临时防洪堤,年复一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防洪问题。
2.3历年洪灾统计
2016年7月28日XX县XX乡萨孜村强降雨发生山洪险情,据XX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报告,XX县XX乡萨孜村发生强降雨造成山洪,洪水造成5间房屋、6个羊圈地基被泡、50亩草地被洪水冲毁,未造成人伤亡。
3. 项目基本情况
3.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地点
项目名称:XX县XX乡XX村防洪坝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XX县XX乡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XX县XX乡XX村防洪坝建设项目位于XX县XX乡XX村,防洪堤桩号左岸Z0+000~Z0+850段,保护对象为XX乡XX村22户110人牧民,XX河道沿岸70亩天然草场及通往XX乡的柏油路。项目区起点处地理坐标为:东经74°5′17.045″,北纬39°52′21.39″。详见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3.2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工程总投资20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投资180万,地方财政投资20万。
3.3工程任务
XX乡XX村22户110人牧民,XX河道沿岸70亩天然草场及通往XX乡的柏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