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16约5.6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2.在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00年把中国的平均关税率降低到15%左右。1997年,中国的关税水平降到17%,1998年为16.4%,到2001年1月1日,中国的平均关税率已经降到15.3%。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以负责任的实际行动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B.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的宣言对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效力

C.中国为适应新的世界经济形势而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中国在国际事务特别是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4.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恐怖军力平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制,改戴通天冠,而且吸收了各国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员服饰体系中,如将原赵国的貂蝉冠定为武将之冠,原楚国的獬豸冠定为法官之冠等,秦朝改革冠服旨在

A.改变落后习俗风尚 B.确立皇帝独尊地位

C.构建新型官僚体系 D.革除地方割据势力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

如表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A.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高速发展 B.对外开放面临强大的阻力

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中争议很少

7.“都铎朝的君主在不得已的时候总会退一步,而斯图亚特朝的詹姆士和查理却没有这种机巧,他们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议会的存在,因而迁怒了民族——王朝的立身之本”,进而导致了:

A.暴力革命 B.光荣革命 C.议会改革 D.君主立宪

8.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9.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10.15世纪末,在英国逐渐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新贵族。他们主要“新”在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会地位 D.宗教信仰

11.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整体出售,拆分售股给公司员工和上市三种:2010年,卡梅伦上台后,英国推动了所谓“二次私有化”进程。这些举措

A.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 B.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

C.降低了国家财政收入 D.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

12.“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接受和实践此提议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开罗会议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法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法国总统戴高乐上台后提出要建立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和在北约内同美英平起平坐,遭到美国反对。于是法国迫使美国撤走驻在领土上的战略轰炸机,拒绝将自己的空防系统纳入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当中。法国后又断然否定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并同西德签订《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美法在这一系列问题上的矛盾冲定,成为法国发展对华关系的动力。1962年6月前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