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docx

发布:2025-03-21约5.0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

1引言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市场对产品的个性化、品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要求其必须更加灵活、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推行业财融合可以使业务与财务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提高企业运营的灵活性、管理决策的时效性,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然而,一些制造企业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业务与财务目标不统一、工作协调难度大,甚至缺少必要的工作联动机制,融合效果并不理想,难以真正发挥融合优势。制造企业应正确认识业财融合的必要性,积极针对融合问题,采取相应优化措施,促进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2业财融合对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2.1有助于业务与财务工作协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是对过往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核算,忽视财务与业务的联系,缺少对业务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这导致财务活动与业务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常被淡化,财务管理难以有效辅助决策制定、指导业务运营[1]。而业财融合将业务与财务紧密相连,实现了对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高效整合,财务人员可以全面了解业务情况,从而更直接地服务于业务运营。同时,业务部门能够准确了解财务目标和绩效要求,确保在业务决策中充分考虑财务因素,这有助于实现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协同发展。

2.2有助于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在市场竞争中,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将各项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形成低价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2]。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成本核算往往只关注直接成本和显性成本,而忽视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成本情况,成本控制具有局限性。在推行业财融合后,财务部门得以深度渗透到业务运营的核心环节,能够全面了解业务成本结构,实时监测成本发生与演进的过程,成本控制从被动管理转变为动态追踪,有利于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2.3有助于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制造企业实行业财融合管理机制,可以使财务部门参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从业务和财务两个角度进行风险评估,找出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强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营的负面影响。例如,企业对某供应商的原材料有较强的依赖性,若供应商无法按时、按量、按质提供所需原材料,就会引发供应链中断风险,引起非计划性停产。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发生此类风险问题时,财务部门可以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协助其评估供应链中断对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影响,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采购计划,紧急调配资源来支持应急采购,帮助生产部门应对供应链中断的挑战。

2.4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配置在财务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合理配置企业的各项财务与非财务资源,不仅能够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与业务各自为政,资源配置通常依靠主观臆断,容易发生资源错配问题,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利用。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物、供、产、销都被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在避免资源浪费和利益冲突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和效率,使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3.1业务未深度融入财务管理

业财融合是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探索和实践业财融合,不断将财务管理向各个业务领域延伸,构建协同工作模式[3]。例如,利用财务管理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评估,找出各环节的成本动因,从而为流程优化提供专业财务建议,减少低效、无效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然而,一些制造企业对业财融合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财务分析仅是算账的工具,与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联,既没有制定完善的融合计划,也没有建立配套的工作联动机制,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仍然保持以往的工作模式,这导致二者融合程度偏低,业财融合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3.2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

预算管理是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对企业未来业务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精准预测,并编制配套预算计划,使资源合理配置到不同业务领域,以确保业务与财务目标能够相辅相成、共同达成,从而取得预期的业财融合效果。但是一些制造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相互脱节,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部门参与度低,财务部门也未能充分理解业务需求,仅基于历史数据或简单线性预测制定预算,缺乏对业务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得业务部门对预算的认可度较低。这种情况下,预算执行阶段相关预算指标往往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可能会引发预算松弛问题,进而影响跨部门协作的效率,对业财融合造成阻碍。

3.3缺乏企业全员的深入参与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涉及管理理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