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 引论 (经济学原理).ppt

发布:2017-08-21约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说明    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设置的,它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教科书和参考书目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3版。 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原理,第16版。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Robert S. Pindyck, Daniel L. Rubinfeld: Mi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Olivier Blanchard.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Robert E. Hall John B. Tailor. Macroeconomics,陈勇民,章仲阳,张蘅 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晏智杰: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第一章 引论 1.1 什么是经济学 1.2 经济决策的三种方式 1.3 经济决策的三个问题 1.4 什么是经济理论 1.5 宏观与微观之分 1.6 什么是经济模型 1.7 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 1.8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1.1 什么是经济学 从语源来看   管理家庭的实际智慧(微观)   经国济民 (宏观)  从哲学层次来看   价值与价值判断:人生的意义   有限与无限      荷马:时间有限,荣誉无穷     斯密:人类为什么如此辛苦劳碌?贪婪、野心之目的     知识经济:时间有限,知识无穷  回归现实   经济学=生活       生活中的选择       选择背后的深层动机(举例)。 1.1.3 实证和规范之分 用经济理论或模型回答“是什么”、“会是怎样”的问题 – 实证经济学。   房地产价格上扬-农产品价格怎样 用经济理论或模型回答“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 规范经济学(或福利经济学)。   对房地产要不要限价 1.2 经济决策的三种方式 传统:中国古代的“井田制”     欧洲中世纪采邑制     印度种姓制      非洲部落酋长制,美洲印第安部落制  (2)中央计划的指令经济:一切生产活动由政府统筹安排,政府对一切商品实行配给,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并不能调控市场的供需 (3)市场经济:主要由私人和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一种经济制度。特色:“经济自由”,”自由放任“的、由”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经济。 1.3 经济决策的三个问题 (1)生产什么或生产多少:在市场经济中,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决定; (2)怎样生产:取决于厂商之间的竞争; (3)为谁生产:取决于收入分配(谁有钱 )    钱 - 个人收入 - 要素报酬  要素市场决定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水平。因此,为谁生产的问题最终取决于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收入分配取决于要素配置及其价格)。 1.4 什么是经济理论    以经济事实为基础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性的结论,就是经济理论(如汽油价格与汽车消费之间的关系)。     经济理论是对不同现象之间如何关联的一种描述。它帮助我们理解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一个理论必须是简化的、抽象的。   经济理论在做简化时通常要用到以下的假设或工具: 1.4.1 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    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当一个人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他(她)总会比较不同选择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然后选择预期纯收益最大的那一个。 1.4.2 完全信息假设  市场上每一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信息。    消费者:商品性能,满足程度    生产者:技术、价格、需求 1.4.7 市场和市场机制    市场是将买者和卖者集中起来进行交易的一种机制。    充分竞争的市场: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对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1.5 宏观与微观之分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行为,着眼于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分析,研究经济社会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总收入,总就业,总体价格水平,总体经济增长幅度及其变动等等,又称为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或称为总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中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和活动。它以对价值或市场价格的研究为中心,又称为价格理论或价值理论,或称为个量经济学。 (相对边际效用比例)         (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消费者需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