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zzz.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决 策 参 考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
喇娟娟, 蒋葛夫
(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31 )
摘 要:综合评价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能够得到城市公共安全应
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结果,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实现双向互动乃至完全整合的城市应急保
障系统,我们需要在指标设计的基础上对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 对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
理信息系统评价而言采用哪一种方法最为合适,文章提出以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构建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
关键词: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系统; 绩效评价; 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F294 A 1002-6487 2009 07-0049-02
具体而言,即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行三级指标
0 引言 到一级指标的逐级加权汇总, 然后借鉴聚类分析的思想,采
用实际绩效点与最优绩效点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一级指标
为有效提高政府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 的合成算法。 具体理由如下:
置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先行 (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到三级指标的逐级汇总是一种
国家的经验已经表明,实现双向互动乃至完全整合的城市应 非常典型的多层次综合评价算法,一般比较适合采用加权平
急保障系统不仅意味着采用更加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而且 均法。 加权平均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合理的确定权重,
还要求建立一个能够面向效果不断完善的城市应急保障系 而层次分析法正可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同时,层次分析法
统评价机制。 但是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城 对定量数据要求较少, 并能比较真实的反映专家的主观经
市应急保障系统绩效评价体系。 因此,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 验,因此避免了前述几种方法对统计数据的要求,更适合于
城市应急保障系统及绩效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后续改进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而且层次
与调整中,从而实现城市应急保障系统管理机制的闭环过程, 分析法还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其实用性己经为众多
已经成为保障我国城市应急系统战略顺利实施的客观要求。 研究所证实,并在信息技术领域集成化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三级指标到一
1 评价模型 级指标的逐级汇总是完全可行的。
(2 )对于一级指标到最终综合评价结果的合成,采用层
综合评价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次分析法和其他一些平均算法都是不合适的。 因为这些指标
因此先后出现了多种相应的理论和算法,其中比较经典的包 并不像二级或三级指标那样属于同一个静态层面的不同属
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 、层 性,而是系统价值创造过程上的五个动态环节。 这五个环节
次分析加权平均法、模糊评价法、神经网络等。 对于城市公共 之间相互作用和支持,每一个环节的表现都会对其他几个环
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