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师范大学2025年2月课程考试《国际法》作业考核试题 .pdf

发布:2025-01-13约4.9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国际法》期末考试(E卷)答题纸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345678910

DDDBBDDDD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2345

ABCDBCDCDECDABD

678910

BCEBCDEBCDECDEABCDE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报复

指在遭受其他国家的违法行为后,采取的对等的反措施。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

益或者是对违法行为的对等回应。

2.干涉

干涉,是指影响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外部行为。该词经常被用来描述对另外一个主权国

家的内部事务进行粗暴干预的国际政治行为。

3.保护性管辖权

是指国家对在该国领土范围以外犯有侵害该国国家及其公民重大利益的罪行的外国人进行

管辖的权利。

4.国际强行法

是一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特殊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这些原则和规范是由国际社会作为一

个整体通过条约或习惯接受的,它们被视为具有绝对强制性。在国际强行法的范围内,没有

其他规则可以改变其内容,并且违反这些规定的任何条约或行为都将被宣布为无效

四、简答题(共10分)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简述引渡的一般习惯原则。

答1.双重犯罪原则。指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都认为是犯罪,并可

以起诉的行为。

2.罪名特定原则。指请求国在将被引渡的人引渡回国后,必须以请求引渡时所持罪名审判或

惩处,不得以不同于引渡罪名的其它罪行进行审判或惩处。

3.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4.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国际法》期末考试(E卷)试卷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国际法渊源的是()。

A.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际司法判例

2.公海是()。

A.无主物

B.无主地

C.国家可对其行使管辖权的海域

D.国家不享有管辖权的海域

3.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

面所订条约有冲突。新条约中规定,旧条约被新条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

公约》的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