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850-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 .docx
ICS65.060.50
CCSB91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850—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cemechanizationharvestinglossreduction
2023-09-18发布2024-03-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850—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1
5确定适宜收获期 1
6作业前检查 2
7收获作业 2
8安全注意事项 4
II
DB36/T185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监测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罗发、潘松、徐谐庆、徐光浩、苏子昊、刘雪丽、刘定炜、王康军、陈立才、廖禺。
1
DB36/T1850—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的一般要求、确定适宜收获期、作业前检查、收获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的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区域内利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全喂入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以
下简称半喂入收割机)开展水稻收获减损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GB/T20790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
JB/T51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
NY/T498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2610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4.1机具选择
4.1.1全喂入收割机、半喂入收割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GB16151.12的规定;全喂入收割机技
术条件应符合JB/T5117的规定;半喂入收割机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0790的规定。
4.1.2水稻生长高度为55cm~110cm、穗幅差≤25cm或收割难脱粒品种时,宜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水
稻生长高度超出110cm,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时,应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收割易脱粒品种时,宜选用全喂入收割机。
4.2人员要求
机手及辅助人员应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掌握机具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知识以及作业质量要求,
机手应取得相应的驾驶证。
5确定适宜收获期
2
DB36/T1850—2023
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早稻黄化完熟率90%
以上,中、晚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且籽粒含水量在20%~30%时,应进行收获。
6作业前检查
6.1.1作业前要实地察看作业田块、种植品种、生长高度、植株倒伏、水稻产量等情况。
6.1.2作业前要勘察熟悉现场作业环境,检查现场是否有影响作业的电线、杂物,对危险地段和障碍
物设置明显标记,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保证作业区域的安全;如田埂过高,应在入口处人工割出一块空地(机具割幅×机具长度),便于机具顺利下田;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特别是捡拾稻穗人员。
6.1.3作业前机具应按使用说明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
7收获作业
7.1试割作业
开始收获或更换收获品种时应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15m左右为宜,根据水稻、田块的
条件确定合适的作业速度,按NY/T498的规定进行检测(总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等),并对相应部件(如全喂入收割机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凹板间隙、拨禾轮位置以及半喂入收割机喂入深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