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杯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卷试题.docx
海亮杯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卷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
答案:C。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800千米;地核的半径约3400千米。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中的一层。所以厚度最大的是地核。
2.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断层B.火山C.地震D.泥石流
答案:A。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火山是岩浆活动的表现;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的地壳震动;泥石流是一种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们都不属于地质构造。
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冰岛
答案:B。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格陵兰岛面积约216.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第一大岛;冰岛面积相对较小。所以答案选B。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
A.风蚀地貌B.海蚀地貌C.火山、地震D.喀斯特地貌
答案:C。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或张裂,容易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风蚀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海蚀地貌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等作用形成的。所以选C。
5.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答案:C。化石是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生物遗体无法保存,所以不可能有化石。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也不含化石。石灰岩是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
6.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A.大气逆辐射减弱B.地面辐射减弱C.全球气候变暖D.太阳辐射增强
答案:C。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A错误;地面辐射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不大,B错误;太阳辐射是由太阳活动等因素决定的,与二氧化碳浓度无关,D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保温作用增强,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
7.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高
B.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多为暖流
C.洋流对沿岸气候没有影响
D.洋流都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B。暖流和寒流是相对的概念,同一纬度的暖流水温比寒流高,但不同纬度比较时,低纬度的寒流可能比高纬度的暖流水温高,A错误;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多为暖流,如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等,B正确;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C错误;洋流的形成原因有多种,风力作用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密度差异、补偿作用等,D错误。
8.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C.距海较远D.温度较高
答案:C。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纬度较高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海拔较高与气候干旱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温度较高是气候干旱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原因。所以选C。
9.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太阳能D.铁矿石
答案:C。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地质条件,用一点少一点。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1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沙漠生态系统
答案: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自动调节能力次之;沙漠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生物种类稀少,自动调节能力最弱。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____千米。
答案:6371。这是地球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经过科学测量得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