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doc

发布:2017-09-19约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 夷 学 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 录 第 1 章 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名称 1 1.2 开发人员 1 1.3 指导教师 1 第 2 章 需求分析 1 2.1 课程设计概述 1 2.2主要功能 2 2.3数据流图 2 第 3 章 概念结构设计 3 3.1E-R图 3 第4章 逻辑结构设计 6 4.1 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6 4.2 概念模型的优化 6 第5章 数据库表创建及表关系 8 5.1数据库代码 8 5.2数据初始化 11 5.3关系图 15 第 6 章 视图的操作 16 6.1 数据库的实现 16 6.2 视图的实现 16 第7章 权限的设置 17 7.1老师用户权限设置 17 7.2学生用户权限设置 18 第 8 章 课程设计项目进度表 20 第 9 章 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 20 第 10 章 设计心得 21 第 11 章 参考文献 21 第 1 章 项目简介 1.1 项目名称 选修课管理系统 1.2 开发人员 10计科1 林春香 蔡瑞燕 王细琼 1.3 指导教师 韩存鸽 第 2 章 需求分析 2.1 课程设计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针对具体的这次设计,应首先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建立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之后使用工具将逻辑结构转化为物理结构,最终建立数据库存。 系统实现后,极大的方便对学生进行选课和选课后临时班级的安排管理,学生选课信息的管理。避免在安排课程信息的滞后,减少信息交流的烦琐过程及其带来的开销。促进高校教育的计算机信息化进程,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本身而言,应该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安全性。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选课,以及学校对选课信息的管理。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选课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的方面。这就要求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合理,使之能够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快速取出和存入。 2.2主要功能 通过系统功能的分析,结合需求分析员在各大高校实地考查,调查的对象涵盖了,学校的教职工、在校师生。特别是对已经运行了与本系统同类产品的学校的师生使用选课管理系统心得体会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如下的需求信息: (1) 学生的需求:能进行选课,查看管理员发布的选课信息,自己的选课情况,本人的基本信息,课程的成绩; (2)教师的需求:能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所授课的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本门课程的成绩信息,并能进行增加和修改; (3)管理员的需求: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发布选课信息,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查看。管理员还可以对授课老师的信息进行管理。 2.3数据流图 图2-1 学生选课管理数据流图 第 3 章 概念结构设计 3.1E-R图 (1)学生课程联系E-R图 图3-1学生课程联系E-R图 (2)教师课程关系E-R图 图3-2 教师课程关系E-R图 (3)学生临时班级联系E-R图 图3-3 学生临时班级联系E-R图 (4)教师班级关系实体E-R图 图3-4 教师临时班级联系E-R图 (5)课程临时班级关系实体E-R图 图3-5 课程临时班级联系E-R图 (6)全局E-R图 图3-6 学生选课全局E-R图 第4章 逻辑结构设计 4.1 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根据需求分析中的E-R图,通过对实体的属性和之间的联系的分析,我们将其由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并且根据范式化理论进行优化 4.1.1 1:N联系的转化的关系模式 (1)教师课程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课程号)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 (2)教师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 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教师号) (3)课程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临时班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