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设计书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路面结构设计
(第 5 小组)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工科
专 业 土木工程
学 号
姓 名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杨三强
2016年 5 月 12日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
一、所分配地区简介
华北地区简介:华北地区,属于自然地理分区,不是行政区,不随着行政区划调整而改变,按照地理教科书,华北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自然区划属于西北地区,地理上的气候学的现代华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且较长,夏季高温降水相对较多,春秋季较短。但华北平原的热量和雨水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华北的土壤皆为河流冲积黄色旱作类型,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
气候特点: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多为500~1000mm,约有2\3集中于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加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寒冷,干燥少雪;秋季是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温润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1.7度,极端最低气温-27.4℃(1966年2月22日)。极端最高气温40.6℃(1961年6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为640毫米,是华北平原降水最多的地方之一。主要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雷雨和大到暴雨,全年无霜期为180-200天。
石保二级公路的设计资料:通过主要的城市定州市和新乐市,拟设计出石家庄到保定的高速公路。设计路线的全场为126.9公里,为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5000 --15000 辆。高速公路地处Ⅱ4区,为双向四车道,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图设计,沿线土质为中液限粘性土,年降雨量为640mm/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1℃,多年平均冻结指数为113℃?d,最大冻结指数为184℃?d。
交通量资料
根据交通调查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交通增长率前五年为8.0% 、之后五年为7.2%,最后五年为5.0%。
石保高速公路属于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 到55000 辆。
初拟路面结构
拟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的功能等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 56cm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二灰土底基层,以二灰土为设计层。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r )应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预测的交通量增长率,分析论证确定设计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
表3.1.6 车道系数
车 道 特 征 车道系数 双向单车道 1.0 双向两车道 0.6~0.7 双向四车道 0.4~0.5 双向六车道 0.3~0.4 双向八车道 0.25~0.35
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的一层压实厚度宜为180~200mm,并不得分层铺筑小于15cm的薄层,对半刚性材料的上基层厚度不宜小于180mm。
当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可为120~180mm;二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宜为60~120mm
冻土是指含有水份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时而呈冻结的状态。 石家庄站平均于11月13日土壤开始出现夜冻现象,至3月13日终止冻结。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56厘米,发生在1984年2月10~13日。
二级公路的路面设计年限应为12年,有特殊使用要求时可适当延长。
表3.1.8 交通等级
交通等级 BZZ-100KN累计标准
轴次Ne(万次/车道) 中型以上货车及大客车(日/辆) A 特轻交通 100 300 B 轻交通 100~4 300~000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