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的真假鉴别.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红玛瑙的真假鉴别关于南红,由于其颜色艳丽,价值,神秘的背景.使得很多人喜爱,也是配珠,配饰首选,老珠子的入门必修。但其近几年价格突飞猛进,也使得造假者有机可乘. 由于南红的定义及来龙去脉十分复杂,本文不探讨南红是什么,这里只是简单的做一个大体的概念的讲解.和真假南红购买时候的分辨方法 颜色 南红玛瑙.,常见的颜色为甘肃的柿子黄.(橙红),大红, 粉.也有不常见的紫红,以及这些颜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变化色,包括接近透明的无色,都大致的定义为南红的颜色范围.而其白色的纹路多少则看情况,有像丝带一样的纹理也有白红相间一半一半.这里注意,南红的纹路十分锐利,所有的纹路转折时候都会有明显的角度,(一个判定的重要标准之一)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即是说红白分明!)南红除了白色纹路,红色向透明渐变以外不会有其他变化,(有时会夹杂一些伴生矿,为黑色或深绿色) 质感 质感上,南红是胶质的.就算全红的珠子也不是不透光的,可以看到颜色由内到外是通透的,一致的.反言之,就算无色的珠子也有种朦胧的感觉,这里注意,这种质感是暂时无法作假的,除非老料新工.所以假南红基本都是做纯红的 风化纹 珠子外表上,大部分老珠,特别是老玉髓/马瑙珠都会有半月形的风化纹.这种纹路主要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的原因,天珠和其他高价值的老珠已经出现新仿的敲打制成的风化纹,但是可明显看出和表面包浆不符,而且大小统一,呆板,纹路深处无光泽(月牙形内部,老风化纹月牙内部是有光泽的)但这里注意,暂时没发现大批量产的染色南红做有风化纹,大部分都是直接高温烧色时候做出的玛瑙表面的裂痕 形制与包浆 形制上,常见的有橄榄型,圆形,南瓜性,片形.以及多面珠(6棱,8棱,12棱.等等)还有各种雕件现在市面上主要作假的为橄榄形以及圆珠,还有,注意老珠子在几百年的使用中也是和其他珠子穿在一起,所以打孔处的两端大都会有像切面一样的磨损. 包浆上,现在已发现真珠子也有干涩的情况,但决不是新仿珠子或新工珠子那种明显的抛光表面,老珠包浆始终油润,自然,(这点所有老玛瑙,玉髓通用) 打孔以及孔内 南红玛瑙的打孔很有特点,可能为大料先双面打孔再出珠(孔不会很小),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所以,孔内因为磨损十分光滑, 如果发现孔内有明显螺旋纹而且有白色粉末状,即可判定有新工或染色南红的嫌疑。 “南红”的叫法与又来 按玉器行的传统说法是没有南红玛瑙这个名字的。红玛瑙分类为东红玛瑙和西红玛瑙两种。 东红是指用烧红的方法对玛瑙进行增色以后得到的红玛瑙。 西红玛瑙则是则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增色而自然呈现红色的红玛瑙。 只是由于近三十年以来在云南保山地区开采的红玛瑙被称为云南红玛瑙,简称南红,所以现在也约定俗成的有了南红玛瑙这一称谓。 南红玛瑙的矿源现有确切的地点是在云南保山地区。这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详尽的描述。云南的矿源据说在清乾隆时期就已经停止开采,但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首饰进出口总公司根据徐霞客游记中的记载又找到了以前的矿洞并投资进行了开采。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停止开采。 云南的矿中出产的玛瑙通常分为几类: 1。锦红玛瑙—是指全部是红色没有杂色的红玛瑙。 2。锦花玛瑙-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红玛瑙。 3。红白玛瑙-是特指以红色和白色为主体颜色的红玛瑙。 4。水胆玛瑙。 在以上种类中还有时带有缠丝。云南料中锦红玛瑙的比例极其低,大多数为锦花玛瑙。而且因中间的杂质而显现的绺裂很多,利用的价值不高。根据现在存世的南红玛瑙珠的质量,数量和货源地判断,在甘肃和四川交界处还应有矿源,只是矿源地已经无法考证了。甘肃料中锦红玛瑙的比例较高,绺裂较少。只是存世的大多是珠子很难得到大块的原料。 南红的用途 通常南红的用途分为三类。1.入药2.加工成珠子供佩戴。3.制成雕件。 A.入药是用于藏药中的玛瑙。 B.加工成珠子。 珠子的年代跨度较大。据说从战汉至明清(衮雪斋兄提供的信息,在云南博物馆出版的书中有照片证明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有些珠子的形状则与唐宋时西亚珠子的形状有相似的外形。 珠子的形状有橄榄形,瓜棱形(分为南瓜,倭瓜,长瓜棱三种)圆形(大多为扁圆,极少能看见正圆的,相信与加工工艺有关)片状的(按外形象是先打孔再磨成柱形后进行切割)现有珠子的主要使用民族是藏族。 佩戴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串成串做项链,一种是做成龟背形的大块然后缝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后,还有串在佛珠上作为隔珠和三通。因为南红的色泽鲜艳让很多藏 族人认为可以当作珊瑚的替代品。 现有的珠子大多来自于甘川交接的一个县,那里的藏族以佩戴南红为美,早期珠子数量很大而近十年以来因为喜爱南红的人不断增多,市场需求增大而造成资源枯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