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6-06约8.9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沈阳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6年6月修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面向建筑环境与建筑能源系统领域,主要从事建筑设备的施工、监理和概预算,以及建筑能源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技术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 (2)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技术、建筑电气与自动化技术、建筑能源系统的专业知识; (3)熟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规范、相关法律和法规。 2.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暖通空调、建筑电气设备与管线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安装检修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进行管线与设备的施工测量;熟悉建筑构造,会使用CAD绘制建筑平立面图。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BIM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建筑环境系统的方案设计、工艺计算的初步能力;会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进行建筑环境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3)具有使用编程、模拟与仿真软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和建筑的能耗分析、系统集成与运行维护的能力; (4)具备制定招投标文件、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 (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3)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自信自强自立、乐观开朗的良好个性,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 三、主干理论课程 1.高等数学(一)、2.大学外语(一)、3.工程热力学、4.传热学、5.工程流体力学、 6.建筑环境学、7.制冷技术、8.供热工程、9.空气调节、10.建筑电气。 四、主要实践环节 1.毕业设计、2.毕业实习、3.安装实习、4.BIM综合设计训练、5.生产实习、 6.建筑物虚拟施工实训、7.热质设备热工设计、8.建筑环境质量检测与分析、 9.建筑能源系统模拟与仿真实训、10.建筑设备施工管理。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标准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模块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86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23学分,实践课程不少于52学分,军训、劳动1学分,创新创业训练6学分,德育4学分。 七、课程体系结构 1.专业能力模块结构图 2.专业能力模块描述表 1. 专业基础模块 能力培养目标 模块课程名称 三级项目名称 二级项目名称 1.能够正确识读和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 2.能够进行工程结构的初步设计,熟练使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工具进行管线与设备的施工测量。 3. 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 4.熟悉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通病防治及安全技术措施。 房屋建筑学 1.房屋建筑设计 2.建筑CAD实训 3.工程结构与测量学实训 1. 金工实习 2. 建筑物虚拟施工实训 建筑制图与CAD 工程力学 工程结构与测量学 1.能够运用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的核心知识,初步完成热工系统与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能够解释生产生活实践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2.对建筑环境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并初步给出解决措施。 工程热力学 1.流体输配管网设计 1. 热工基础综合实验 2. 建筑环境质量检测与分析 3. 热质设备热工设计 工程流体力学 传热学 建筑环境学 流体输配管网 2. 建筑设备施工能力模块 能力培养目标 模块课程名称 三级项目名称 二级项目名称 1.对于给定的建筑物,能够初步完成暖通空调给排水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的方案设计和工艺计算。 2.能够正确识读施工图纸,理清方案设计思路,清楚系统流程与设备原理。 3.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招投标、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项工作,具备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电气 1.空调系统设计 2.供热工程设计 3.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建筑电气设计 1.生产实习 2.建筑设备施工管理 空气调节 供热工程 建筑给排水 建筑设备施工经济与组织 . 建筑能源系统运维能力模块 能力培养目标 模块课程名称 三级项目名称 二级项目名称 1.熟悉建筑能源系统的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