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施工工艺.ppt
注意:对标高不一的桩应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对不同规格的桩,应遵循“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七、施工工艺吊桩桩身压入土中沉桩静力压桩焊接继续沉桩送桩器送桩锤击法沉桩施工,桩锤选择是关键。根据地质报告土层情况选择桩锤的大小,一般锤重大于桩重的1.5~2倍时效果较为理想。施工中应“重锤轻击”(锤的重量大而落距小),这样桩极易打入土中,不会打坏桩头,也不会产生桩身回跃(回弹);桩锤过轻时,则会出现“轻锤高击”,极易损坏桩头,桩也难以打入土中。01静压法沉桩施工,根据地质报告土层情况分析沉桩时的压桩力,桩机配重为压桩力的1.5-2倍为宜。021、沉桩设备的选择施工前准备1清除地上或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组装桩机。注意:施工场地应平整压实,场地耐力保证Fka≥120Kpa,满足桩机行走要求。桩机设备进场后,必须进行安装和调试,并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桩机的各种性能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用全站仪测放出拟建建筑物的角点坐标,再根据角点测放出轴线控制点,控制点应牢固、稳定,压(打)桩施工时,由于挤土效应,控制点会产生位移,控制点做好后应在四面做好方向点,根据现场条件的宽广、方向点尽可能远离施工区域,做到醒目易认,利于现场使用和测量。利用极坐标法计算出每个桩位的数据,根据控制点放出小样桩,误差控制在2cm。在沉桩过程中,因土体挤压,原放的桩位可能发生偏移,在施工移机施压前,必须经校核。用水准仪引测高程。注意:1、业主提供的角点坐标是轴线交点还是外墙角点;应有专人计算桩位数据,专人复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高程尽量用绝对高程,施工区域附近设置不少于2个水准点,供施工过程中检查桩的入土深度。3、定位放线4、桩材料进场桩材料进场应检查桩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同时对桩的外观、桩长、壁厚、端头板是否空鼓等进行实测检查。(参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质量管理的通知,编号:苏住建规【2013】6号文)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定义具体内容目测法凭感官检查、即根据质量要求,采用看、摸、敲、照等手法对检测对象进行检查预制桩是否有蜂窝、麻面等现象量测法用量测工具或计量仪表,通过实际量测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难或规范要求相对照,从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用尺量桩截面尺寸、桩身挠度、桩顶平整度,用方尺套辅以塞尺,检查其是否方、对角线是否淮确钢筋混凝土实心桩制作容许偏差(mm):偏差内容允许偏差(mm)备注1、横截面边长±5用钢尺量2、桩顶对角线之差≤5用钢尺量3、保护层厚度±5用卡尺量4、桩身弯曲矢高不大于1‰桩长且不大于20拉线与尺量5、桩尖偏心≤10尺量6、桩端面倾斜≤0.005用直角尺量7、桩长±20尺量注意:桩材料现场堆放不超过2层。钢筋混凝土管桩制作容许偏差:偏差内容允许偏差(mm)备注1、直径±5用钢尺量2、管壁厚度-5用钢尺量3、保护层厚度+10,-5用卡尺量4、桩身弯曲(度)矢高L/1000拉线与尺量5、桩尖偏心≤10尺量6、桩头板平整度≤2用直角尺量7、桩长±0.5%L尺量吊桩就位: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吊点应设在设计规定之处,设计无规定时,应按吊桩弯距最小的原则确定吊点位置。预应力混凝土桩一般采用一点起吊方法,预制混凝土方桩一般采用两点起吊方法。吊桩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桩机倾斜及钢丝绳从桩上脱落或断裂。桩机就位后应随时保持桩及机械的垂直度,插桩就位位置及角度是保证沉桩精度的关键。⑴、按桩位布置电焊条插入桩位中心,就位时用桩尖对准样桩。⑵、以样桩为中心,画出与桩外围同形位置,就位时对准同形桩位。插桩后,应调正桩架保持桩的垂直度,使它与压入方向成一直线。(3)、在确定桩的中心位置无误后,再转入正式沉桩。在压(打)入初期,桩如发生偏斜,可进行调整。01026、沉桩沉桩时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做好每米油压表读数(贯入度)、入土深度、等原始记录,插桩时一定要让桩头对准样桩,然后用两台经纬仪交叉成90°,架在能看清桩的全长的地方。用经纬仪观测桩的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在5‰以内,并有专人指挥桩机进行反复多次调整,尤其是压桩第一个行程和打桩初期时严格保证其垂直度,确保其垂直导向作用。开始沉桩应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方可转入正常施压(打)。沉桩过程中,如遇桩身倾斜、桩位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