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与分析
当今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身兼多职的大学生,他们已不再是困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借着课余及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做起了兼职工作。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加入到这一行列时,“勤工助学”瞬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展开了调查,通过书面问卷和随机采访两种形式,深入到大学生中,详细了解了时下大学生的勤工助学状况。
?一、调查概述
调查目的
揭示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特点,展现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心得体会和所思所感,指出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应持的态度和几点建议。希望我们并不十分成熟的调查分析能给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有所帮助和启迪。
调查内容
兼职目的、
兼职途径、
兼职地点和类型、
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兼职与专业的相关度、
权益保护以及兼职效果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收获和感想
3、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重庆工商大学主校区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教师
调查方法:分发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其中调查问卷由选择题和主观题构成。在工商大学主校区随机抽取各年级学生共50名,分发问卷调查,取4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当面访谈2名教师和5名在校学生,并做好记录。
4、 调查时间
调查集中在5月7日(周二)、5月8日(周三)、5月9日(周四)3天进行,每天进行一轮调查。
二、调查过程
1、搜集相关信息
5月10日搜集有关“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资料。
2、全面搜集整理资料
5月11日综合网上资料制定调查问卷。
3、做问卷调查和面访
第十一周周一到第十二周三三天时间,本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老师和部分学生面访。
4、分析统计数据
第十二周周四,本人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勤工助学方面:
分析可得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接受并赞同勤工俭学,有45%的人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而有55%的人从来不曾接触并涉及这方面内容,如图一所示。一方面表明勤工俭学的观念正逐步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心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想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观念和一种可贵的责任意识在不断增强。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对学习影响不大,反而认为勤工俭学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扮演好学生角色的同时,能够通过实践,努力实现助学和成才的统一。这是值得肯定的。
2、工作种类方面:
调查表明,大学生接触勤工俭学工作种类呈现多样化,其中商场或餐饮的服务生占7%,各类促销活动占25.6%,公司实践的占 48.8% ,做家教占11.6%,其他占7%。由此可见到公司实践受到大多数学生亲睐。同时在采访中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他们也会去选择其他一些工作,如参加一些企业的文案和企划工作,甚至自主创业,开小型的饭店,餐饮店或中介机构等等,在他们看来,面对激烈的 HYPERLINK 市场竞争,选择那些能增加自己在就业中的筹码的工种,更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
3、寻找兼职工作途径方面:
现在大学生寻求兼职的途径不再单一。有 35.3% 的人通过校内广告找到兼职,有 41.4% 的人通过亲戚朋同学友介绍寻到工作岗位,有15%的人通过网络或是招聘广告寻找工作,还有 8.3% 的人通过其他途径找工作,具体如表三所示。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寻求兼职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校园平台居次,可见校内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信息不充分。校方需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更多的把学生的勤工俭学活动纳入到日常议程中去,尤其是要关注和重视广大寒门学子的勤工俭学。多考虑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兼职信息,帮助大学生勤工助学。
勤工的目的:
大学生勤工助学目的比较明确,31%同学是为了钱,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 “财政赤字”等等。53%同学是为了培养能力是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是次要的,他们坦诚直言: “勤工助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如果勤工助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也认为,参加勤工助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16%的同学为了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 “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 “挣钱”、 “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 “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总的来说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勤工确实可以起到助学的作用,他们为了减免家里的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