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说课稿)高二地理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说课稿)高二地理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说课稿)高二地理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二地理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第1节“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本节课主要讲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及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如气候、地形、水文等,对自然环境的各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认识自然环境,加深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自然环境分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章节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自然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内涵,以及如何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具体地理问题。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案例分析,如我国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整体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3.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规律。
4.结合实际案例,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课堂小结中,强调自然环境整体性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高二地理同步高效课堂》。
2.辅助材料:收集与自然环境整体性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相关地理现象的视频片段。
3.实验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准备白板和投影仪,以及分组讨论所需的桌椅排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新的内容——《高二地理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第1节“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
2.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我想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比如气候、地形、水文等,这些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第五章第1节的内容,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概念。
2.在阅读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和作用的?
-自然环境整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课堂讲解与探究
1.现在,我们来讲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等多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2.接下来,我们来探讨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以下问题:
-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气候对水文有什么影响?
-水文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那么,这种整体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自然环境整体性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自然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案例分析
1.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我国某地区的自然环境整体性。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该地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和作用的?
-该地区自然环境整体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环境的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及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现在,我想请大家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以下练习:
-列举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分析一个你熟悉的地区的自然环境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