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智能流控交通灯设计 .pdf
龙源期刊网
基于FPGA的智能流控交通灯设计
作者:李恒毅赵欢刘芳李瑶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04期
摘要:智能交通灯是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方面,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城市日益增大的交通压
力。该文通过对十字路口车流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流控交通灯的设计方
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十字路口的通行效率。
关键词:FPGA;智能交通灯;智慧交通
中图分类号:TN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4-0177-02
概述1
当今中国私家车的拥有量剧增,原有的交通指挥系统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最大弊端在
于指挥方式过于死板。在很多情况下,如果路口交通灯的控制时序一成不变,不但不能起到缓
解交通压力的作用,反而因双向红绿交通灯持续时间固定造成更严重的拥堵[1]。以生活中常
见的十字路口为例,在遇到交通高峰期的时候,某一道路方向通行压力很大,而另一方向线路
车流量很小。如果不能够灵活调整两条线路的通行时间,那么就造成繁忙道路一侧拥堵严重,
而空闲道路一侧白白浪费通行时间资源。这种情况不但增加了车辆运行的成本,而且也不利于
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如果能够通过实时监测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来
控制路口交通灯的亮灭时间,将会给交通指挥带来极大的便利,达到更加有效利用城市交通资
源的目的[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车流量监测的智能交通灯的设计思
路,希望能够为“智慧交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设计1思路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是以普通十字路口为例(如图1)。南北方向(a方
向)交通灯为LED_a,东西方向(b方向)交通灯为LED_b。在人行道路口处安装行人探测装
置[3],用于感知是否有行人试图通过路口。并且在停车等待标线30米处埋设地感线圈,用于
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并统计车流量[4]。
根据设计目标,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即自动工作状态和人工干预状
态,其中人工干预状态优先级较高。当需要禁行或者人工控制某个方向的道路交通时,可以通
过远程或现场操作的方法来实现控制。如果没有存在人工干预的情况,系统则进入自动工作状
态[5]。
控制系统在自动工作状态下又分为五种工作模式:正常模式、优先模式、限流模式、畅行
模式、等待模式。所对应的应用场景如下:
龙源期刊网
①正常模式。如果交通情况较为正常,a、b两个方向车流量相当,并且同时处于繁忙状
态或不繁忙状态,此时两组交通灯按照正常预设时序工作。
②优先模式与限流模式。假设当a方向道路交通处于繁忙状态,而b方向道路交通处于不
繁忙状态时。a方向交通灯将进入优先模式,通行时间会适当延长用来保证车流较大方向的通
行。而b方向则进入限流模式,通行时间会相应缩短。
③畅行模式与等待模式。假设经过长时间统计a方向有车或行人通过,而b方向没有车辆
或行人通过。那么LED_a将进入畅行模式,保持绿灯长亮;LED_b将进入等待模式,保持红
灯长亮。通过行人探测器和地感线圈,检测两个方向是否有车辆或行人试图通过路口,以此作
为工作模式切换的判断条件。采用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避免某方向无车、无行人情况所占用的
通行时间。
实际中应用中需要根据车流状况在四种工作模式之间自动切换,从而达到灵活分配两个方
向通行时间的目的。系统基本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在以上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平台的控制系统架构[6]。采用
ALTERA公司CYCLONEIV系列的FPGA芯片,型号为EP4CE6F17C8。其功耗较低,而且引
脚资源非常丰富便于系统今后的功能扩展。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分频模块、控制及计时
模块、取位模块、译码模块以及数码管显示扫描模块。所需输入信号包括全局时钟clk、系统
复位信号RSTn、地感线圈信号car_sig以及行人探测信号warn。各个模块相互关联之后,构
成了上述系统的基本运行架构,如图3所示。
分频模块将clk全局时钟频率转化为频率为1Hz的clk_1,供给控制及计时模块,用于信
号灯的倒计时以及车流量统计计时;同时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