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理论在《首席执行官CEO》中的恰当运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Y理论在《首席执行官CEO》中的恰当运用
“只有砸了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青岛海尔电冰箱厂信任厂长凌敏一声呵下,价值20多万的72台残次电冰箱当场被砸并焚烧,在这个过程中,凌敏曾与反对砸冰箱的工人进行了一番博弈,但最终被厂长说服,这体现了凌敏作为领导者的教育与沟通作用。
其次,管理者对于人性的假设有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一种是消极的X理论,另一种是积极的Y理论。而通过电影剧情来看,在凌敏上任之前,长期执行的Y理论人性观,让企业的员工养成了偷懒、自卑并且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以至于企业总是处于低迷状态,员工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投入市场,因而让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在Y理论行不通的情况下,就应该要采取X理论,即,认为员工天性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避免繁重的工作,并且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性,并且不喜欢工作,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的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砸冰箱的这一过程中,凌敏打破以往规则,将所有不合格的产品采取“极端”处理方式解决掉,为的是让员工长记性,下次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比较激进,但是对于当时的工人来说的确是一次很好的经验教训,“今天不砸了这些冰箱,将来人家就会来砸了我们的工厂”一句话道出了质量对于企业的至关重要性,同时也是凌敏作为领导者,在扮演着教育、批评和激励员工的角色,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只有质量过关,严格把关,才能在根本上区别于当时的国内大多数家电产品,这是海尔的企业理念,也为今后企业不断壮大和成果埋下基础。
可见,X、Y理论的合理运用和转换,为企业能够保住生命底线奠定了坚实保障,不是哪一种理论都是绝对的好处,但是如果只是仅仅选择一方作为公司的员工处理办法,都不会收获到很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动机是根据工作的不同以及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只有通过观察、留意员工的生活及工作状况,以及日常的考核情况,来断定什么时候采用哪一种理论“治理”员工更好,只有做到有效的运用管理手段,才能激发出员工的最大活力,从而保障企业能够正常的生产以及高效率的运转下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