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一、引言
在建筑施工等工程项目中,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以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和环节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识别
(一)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5.脚手架工程: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吊篮脚手架工程。
-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7.其他: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人工挖孔桩工程。
-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预应力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二)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
1.高处作业区域:包括建筑物周边、脚手架、高处临边作业平台等,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动火作业区域:如施工现场进行电气焊等动火作业时,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箱、开关箱、电线电缆敷设等部位,可能存在触电事故隐患。
4.垂直运输设备: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可能发生倒塌、坠落等事故。
5.深基坑周边:易发生基坑坍塌、土方滑落等事故,危及周边人员和建筑物安全。
6.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如地下室、污水井、沼气池等,可能存在中毒、窒息等危险。
三、预防监控措施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1.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制定合理的支护与降水方案。
2.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支护桩、锚杆、土钉等施工质量。
3.加强对降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降水效果,防止基坑积水。
4.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边坡位移、沉降、地下水位等,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二)土方开挖工程
1.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方案,明确开挖顺序、方法、坡度等。
2.严禁超挖,分层分段开挖,及时进行边坡支护。
3.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路线,避免在基坑边缘堆载过大。
4.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防止基坑积水。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模板及支撑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
2.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模板安装和支撑体系搭设,确保结构牢固、稳定。
3.模板拆除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条件进行,严禁过早拆除。
4.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变形等及时整改。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起重设备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吊装前对起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性能良好。
3.明确吊装作业指挥人员,严格执行吊装操作规程。
4.对安装拆卸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划定作业区域。
(五)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立杆、横杆间距、连墙件设置等应符合设计。
2.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杆件连接、基础沉降等情况。
3.严禁在脚手架上超载堆放材料和设备。
4.拆除脚手架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六)拆除、爆破工程
1.编制拆除、爆破专项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2.拆除作业前对建筑物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3.爆破作业应严格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