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第2部分:露地.docx

发布:2025-03-22约4.1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第2部分:露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以及行下铺施秸秆、行间沟施秸秆、原位全量铺施秸秆、垄沟覆盖秸秆、施秸秆农家肥、青稞秸秆式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农作物栽培生产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334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露地秸秆生物反应堆strawbioreactortechnologyinopenground

指露地农作物栽培中耕层中施秸秆,利用微生物在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CO2、无机有机养分和有益生物菌群所形成友好作物生长的生态施肥技术。依秸秆施用位置和来源不同分为行下铺施、行间沟施、原位全量铺施、垄沟覆盖、施秸秆农家肥和青稞秸秆等,可选其1种或几种一起或先后应用。

4行下铺施秸秆式(行下内置式)

4.1适用作物

适于可在定植或播种前,在栽培行下铺施秸秆的栽培各种农作物。

4.2挖沟槽

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要求。按畦或垄的行距,用农机具耥或人工起垄下挖20cm~40cm宽和深的沟槽,为铺施秸秆做准备,见图1。

2

图1行下铺施秸秆(行下内置式)反应堆作业示意图

4.3铺施秸秆

秸秆捆或机打包块,需拆解开均匀铺满沟槽。每延长米铺秸秆2kg~4kg,铺均踩实。沟槽两端不外露秸秆。秸秆可选用玉米、稻草、稻壳、花生壳、酒糟、圪囊、杂草、豆秸、玉米芯、废弃食用菌菌棒等,以及木屑(锯沫、刨花)等农作物废弃物。可单一使用,也可混合铺施。

4.4秸秆施农家肥

沟槽每延长米施用符合NY/T1334规定的畜禽粪便等农家肥1kg~2kg。若不能施农家肥时,可每延长米施尿素5g~10g,化肥应符合NY/T496规定,在覆盖土前均匀撒施秸秆上。

4.5施用微生物菌剂

4.5.1菌种选择

采用能够有效分解作物秸秆符合GB20287规定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依不同菌种与秸秆的比例,按产品说明书使用;或通过混入农家肥,利用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作辅助降解秸秆菌剂。

4.5.2液体菌剂

液体的复合菌剂,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兑水稀释,喷施秸秆,一般每667㎡用量0.5L~1L,稀释50倍液~100倍液。

4.5.3固体菌剂

固体载体菌剂按产品说明书施用,一般用量每667㎡施2kg~4kg。通常可在施用当天按菌剂与麦麸1:10的比例、拌均匀后,加等量水再拌合。避光堆积发酵5h~24h,将菌剂均匀撒施秸秆和农家肥上,混拌后的菌剂用量每延长米撒施75g~150g。

4.6覆土作垄畦

先撒向槽沟填少量土壤,用锹拍打,随后回填土壤不断拍打秸秆或床面,让土壤和肥进入秸秆空隙中。覆土厚度18cm~20cm,畦垄高25cm~30cm。垄面适当拍打调平。慎用黑色地膜覆盖,以免影响地温提升。在垄畦定植或播种行铺置双排滴灌带,或在畦中间修一条灌水沟插上地膜小拱,在其小拱下灌水。对秸秆害虫需覆土层喷施地下害虫药剂,按说明书用药不得过量。

4.7浇水启动

当需要提升地温时,一般选在4月~5月份,向沟槽中秸秆浇大水、使秸秆上覆盖的土壤被水洇湿。

3

不浇大水则缓慢启动。

4.8定植与管理

做完秸秆反应堆3d~5d后即可定植。行距要宽,株距比常规增加6%左右。定植后若使用小拱棚,需加强放风控温排浊气。注意及时打孔,在每行之间和2株之间用14号铁钎插孔到以穿透秸秆层。浇水2d~3d要重新打孔1次。沙质土地可延长打孔间隔时间。必要时在秸秆层上插入开盖向下,去底朝上的矿泉水瓶,沟通秸秆层空间通气。

5行间沟施秸秆式(行间内置式)

5.1适用作物

适用葡萄、梨、桃、苹果等多年生果树等园艺作物,并处于休眠后至萌动前;或当年已定植了园艺作物未能实施行下铺施秸秆的场景下,特别是低温季节栽培的园艺作物。

5.2挖沟槽

多年果树须在休眠后至萌动前挖沟槽。在栽培行中间一侧距主根系40cm外,向地下挖沟槽。推荐机械挖,沟宽50cm,深30cm~40cm;一年生园艺作物,在定植前后均可,宜抓早。沟槽宽20cm~25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