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pdf

发布:2024-11-30约6.4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张慧颖

【摘要】针对传统温室大棚参数监测存在繁琐的布线问题,设计了基于新型物联网

技术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以CC2530无线传输模块结合温湿度传感器、

光照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构成无线采集节点,对温室环境参数进行检测;检测

数据通过由ZigBee模块构成的路由节点选取最优路径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采用

STM32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嵌入式网关,并利用GPRS技术将现场检测到的数据实

时传送给监测中心,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报警.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

测量准确、网络覆盖性好、布点灵活、低功耗并且使用方便.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53)014

【总页数】6页(P3402-3406,3411)

【关键词】物联网;温室大棚;CC2530;传感器;GPRS

【作者】张慧颖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长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智能化也迅速发展,温室大棚智能化发展已经

成为必然趋势。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参数要求较多,如环境温湿度、光照度、

CO2浓度等。传统的温室监测系统采用有线形式,不仅增加了温室线路的繁杂程

度,而且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本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了温室大棚无线智

能监测系统,以CC2530无线传输芯片和传感器构成采集终端节点,由ZigBee技

术组建无线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采用STM32为中央处理器设计嵌入式

网关并通过GPRS网络将采集到的温室环境参数传输到监控中心,用户可以通过

上位机界面实时观察检测数据,进而对环境结果做出分析,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监测

与调控。

1系统总体方案

系统由上位机PC机、GPRS通信电路、网关、路由节点和终端采集节点等部分组

成,结构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ZigBee无线传输模块搭载环境检测传感器

模块构成终端无线采集节点,属于物联网中的感知层;温室内放置无线采集终端设

备,设备中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温室中的温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参数;数

据采集后,经过格式转换由ZigBee采集节点将数据传输到ZigBee协调器节点上。

协调器节点的任务是完成网络的组建和配置工作,并实现数据的汇集也叫汇聚节点。

网络层包括ZigBee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和GPRS无线服务网络,用于数据的无线传

输与收发。位于应用层的是监测中心和手持设备,在该层主要实现前端感知节点与

用户的交互。用户可以在PC机或手持设备上实时观察到监测数据,也可以通过上

位机或手持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对温室大棚进行控制[1,2]。

图1系统结构图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由无线传感节点、协调器节点、控制单元和GPRS通信模块

及上位机工作站组成,硬件电路图如图2所示。传感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构成

无线传感节点,在ZigBee平台下完成温室环境参数的采集和无线传输数据的功能;

控制终端是中央控制单元,由起到协调器功能的ZigBee无线模块和STM32核心

处理器组成,传感器模块检测的结果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输到ZigBee协调器

节点上,协调器节点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以ARM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主网关上。

采用Internet/GPRS通信模块结合GPRS网络技术,实现监测数据通过Internet

网络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3]。

2.1传感器单元设计

要完成对温室环境温湿度、光照度和CO2浓度等参数的检测,因此传感器的选取

至关重要。采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5实现温室环境温湿度的检测。由于

SHT15内部集成14位A/D,采用I2C总线接口传输数据,因此只需将SHT11

的SCK和DATA引脚与CC2530I/O接口相连就可以完成温湿度的检测。

图2硬件电路图

植物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光合作用,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而且不同

植物以及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的需求也不一样。该系统采用16位串行输出数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