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pdf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第1页
P53基因功能及前沿研究现状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第1页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第2页
一.P53基因的功能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之一,是当前肿
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自1979年Lane等[1]发现p53基因以
来,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肿瘤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三个阶段。近
年的深入研究表明p5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50%以上p53都发生了突变,导致了肿瘤的发生。[2]P53基因
定位于染色体17p13.1,长20kb,含有11个外显子,编码393个氨基
3
酸组成的相对分子量为53*10的蛋白质。P53蛋白是一个转录因子,
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主要执行DNA
损伤“检查点”功能,若DNA受损,p53蛋白水平迅速升高并激活其
下游的p21/WAF1/CIP1基因表达,这是一组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的抑
制剂,使细胞停滞于G1期,执行DNA修复。若修复失败,p53则通
过激活BAX基因通路诱导凋亡。约50%的人类肿瘤与p53基因的等位
失活或突变有关。
突变型P53则具有癌基因的作用,促进细胞恶性转化。P53基
因的突变常发生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
P53基因功能失活机制有以下几种:1、P53基因自身突变,导致
P53蛋白丧失与DNA结合的能力,这是P53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2、
MDM2癌基因的负调节。MDM2是P53蛋白的靶基因,P53蛋白刺激MDM2
基因的表达,而MDM2蛋白可与P53蛋白结合,一直P53蛋白接到的
反式激活、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功能,同时MDM2蛋白可以催化p53
蛋白的降解,从而形成一个反馈调节环,负调节p53蛋白的活性。3、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第2页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第3页
p53蛋白与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失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DNA肿瘤病毒蛋白如SV40大T抗原、腺病毒E1B转化蛋白,人乳头
瘤病毒E6蛋白等,均可以和P53蛋白结合,抑制其功能活性并促进
其降解。由于p53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寻找和发现其相关基因以及应用于基因治疗的
有效方法。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
600000名肝癌新增患者,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与肝癌
有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下面以肝癌
为例研究P53基因的前沿进展。
二、P53基因与肝癌
1.P53基因突变与肝癌发生的关系
Ding等[3]用PCR方法测得来自6个国家的239例肝癌组织标
本中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发现总突变率8.4%(20/239),
各国突变率分别为:日本(11.7%)、中国(11.2%)、西班牙(10.5%)、
美国(8.7%)、朝鲜(4.8%)、越南(O),也有人报道埃及P53基因突
变率为40.0%[4]。Huang等[5]也对我国启东县肝癌患者的血清中
P53基因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53基因第7外显子第249位密
码子的突变率为40.0%,类似的结果也见于广西肝癌高发区(占调查
样本的64.3%),而低发区P53基因的突变率也达l4.3%,但呈散发
性[6]。因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