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实施方案.pdf
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实施方案
进一步推进云南地方特色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传承,加强民族医
药古籍保护挖掘,形成并推广一批地方流派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特
色技术。推动搭建中医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中医
药理论诊疗技术突破,推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C
一、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建立完善中医药融入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加快建立传染病中医临床救治体系,依托省中医医院加快建设国家中
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高等院校、企业等建立中医药
防治疫病基础研究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有条件
的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
学科(急诊科)、肺病科等薄弱科室可转换传染病区、重症监护室
建设。
建设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支撑平台,加强中医药救
治重大传染病研究,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新药医疗机构制
剂研发力度。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专家队伍建设,制定完善一批重大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方案,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药品、设备、设施、
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鼓励探索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立中医药部
门,配备中医药专家队伍。
二、不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经典名方、口传心
授等医药资料的抢救收集、整理研究推广应用。加强中医学术流派
文化推广,系统挖掘整理地方流派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特色技术,
推动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滇南医学体系。推动更多中医药项目列入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加强重点领域攻关Q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
支持力度。深化滇南医学理论、云南特有民族医药理论、云南道地中
药材作用机理等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地方重大、难治新发突发传
染病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名方、
经验方研究,推动向医疗机构制剂转化生产。加强中医药循证医学能
力建设,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证据体系,
研究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
建设传承创新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布局建设中医药传承创
新中心、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动省中医中
药研究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中医临床技术研究药物研发,力
争在研发、生产、推广运用上有所突破°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企业、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协作、共享资源。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托高水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
及中药创新企业,加大中医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支持中医药
先进装备、中药新药研发。开展中医药优势病种临床研究基础研究、
中药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力争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快成果转
化。推动中药(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二次开发工艺标准提升,逐
步扩大在医疗机构的调剂使用范围。
三、持续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基础
强化院校教育。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加强中医药学和专业建
设,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