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纤传感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鲁帅帅 5.2 光纤传感器 5.2.1 光导纤维的结构和导光原理 5.2.2 光导纤维的主要参数 5.2.3 光纤传感器结构原理 5.2.4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5.2.5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5.2.6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5.2.1 光导纤维的结构和导光原理 圆柱形内芯和包层组成,而且内芯的折射率略大于包层的折射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斯乃尔定理 当光由光密物质出射至光疏物质时,发生折射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临界状态: (c)全反射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光纤导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当θr =90°的临界状态时, Sin θi0定义为“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 相对折射率差 arcsinNA是一个临界角, θi arcsinNA,光线进入光纤后都不能传播而在包层消失; θi arcsinNA,光线才可以进入光纤被全反射传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5.2.2 光导纤维的主要参数 1. 数值孔径(NA) 2. 光纤模式 3. 传播损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 数值孔径(NA) 反映纤芯接收光量的多少,标志光纤接收性能。 意义:无论光源发射功率有多大,只有2θi张角之内的光功率能被光纤接受传播。 大的数值孔径: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高。 但数值孔径太大,光信号畸变也越严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2. 光纤模式 光波沿光导纤维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模式很多对信息的传输是不利的,导致合成信号的畸变,因此我们希望模式数量越少越好。 阶跃型的圆筒波导内传播的模式数量表示为 希望V小:d不能太大,n2与n1之差很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3. 传播损耗 损耗原因:光纤纤芯材料的吸收、散射,光纤弯曲处的辐射损耗等的影响 传播损耗(单位为dB) 式中, I——光纤长度; a——单位长度的衰减; I0——光导纤维输入端光强; I——光导纤维输出端光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5.2.3 光纤传感器结构原理 把被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装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光受到被测量的调制,已调光经光纤耦合到光接收器, 使光信号变为电信号,经信号处理系统得到被测量。 光纤传感器光学测量的基本原理 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光的电矢量E 被测量调制: 光的强度、偏振态(矢量B的方向)、频率和相位 解调: 光的强度调制、偏振调制、频率调制或相位调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5.2.4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根据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 功能型 传光型 拾光型 根据光受被测对象的调制形式 强度调制 偏振调制 频率调制 相位调制 (1) 根据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分为 功能型 传光型 拾光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a) 功能型(全光纤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在其中不仅是导光媒质,而且也是敏感元件,光在光纤内受被测量调制。优点:结构紧凑、灵敏度高。 缺点:须用特殊光纤,成本高, 典型例子: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b) 非功能型(或称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在其中仅起导光作用,光照在光纤型敏感元件上受被测量调制。 优点:无需特殊光纤及其他特殊技术, 比较容易实现,成本低。 缺点:灵敏度较低。 实用化的大都是非功能型的光纤传感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c) 拾光型光纤传感器 用光纤作为探头,接收由被测对象辐射的光或被其反射、散射的光。 典型例子: 光纤激光多普勒速度计 辐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2) 根据光受被测对象的调制形式分为 (a)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b) 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 (c) 频率调制光纤传感器 (d) 相位调制传感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a)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利用被测对象的变化引起敏感元件参数的变化,而导致光强度变化来实现敏感测量的传感器。 应用:压力、振动、位移、气体 优点: 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 缺点: 易受光源波动和连接器损耗变化等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b)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 利用光的偏振态的变化来传递被测对象信息 应用: 电流、磁场传感器:法拉第效应; 电场、电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