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介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 NUMPAGES1
PAGE1 / NUMPAGES1
中药学专业介绍
篇一:中药学品牌专业介绍
中药学品牌专业介绍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 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 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 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 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 学习一门外语,达到全国高校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能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 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标准;身心健康,
能胜任工作。
三、 主干学科
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四、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
五、 修业年限
四年
六、 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
1、 公共基础课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4学时 (理论50 讨论4)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40学时 (理论38 讨论2)
(3)毛泽东思想概论 36学时 (理论34 讨论2)
(4)邓小平理论概论 70学时 (理论66 讨论4)
(5)思想道德修养 32学时 (理论30 讨论2)
(6)形势与政策适当学时
(7)职业道德 28学时 (理论26 讨论2)
(8)法律基础 34学时 (理论32 讨论2)
(9)体育 132学时 (分4学期开课)
(10)英语 240学时 (分4学期开课)
(11)拉丁语
(12)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13)高等数学
(14)物理学
(15)无机化学
(16)正常人体解剖学
(17)生理学
(18)医学微生物学
(19)生物化学
2、 专业基础课程
(20)有机化学
(21)分析化学
(22)物理化学
(23)数理统计学
(24)中药学
(25)中医学基础
(26)方剂学
(27)药理学
(28)中药药理学
(29)药用植物学
(30)中药资源学
(31)中药药事管理学
(32)中药市场营销学
(33)文献检索
3、专业课程
(34)中药化学 24学时 72学时 82学时 80学时 80学时 42学时 36学时 50学时 50学时 136学时 150学时 90学时 60学时 82学时 50学时 70学时 68学时 36学时 118学时 50学时 24学时 40学时 30学时 140学时(理论36 上机36) 56 实验24) 54 实验26) 32 实验10) 30 实验6) 40 实验10) 40 实验10) 86 实验50,分2学期开课)86 实验64,分2学期开课)60 实验30) 78 见习4) 48 实验20) 28 实验8) 64 实验54) 80 实验60,分2学期开课) (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理论(理论 (理论
(35)中药药剂学 140学时 (理论76 实验64,分2学期开课)
(36)中药鉴定学 140学时 (理论70 实验70,分2学期开课)
(37)中药炮制学 80学时 (理论40 实验40)
(38)中药制剂分析70学时 (理论50 实验20)
(二)选修课,
1、 人文社科类课程
(1)大学学习学20学时 (2)大学语文30学时
(3)音乐欣赏 24学时 (4)美术鉴赏20学时
(5)书法20学时 (6)普通逻辑学 24学时
(7)卫生经济学20学时 (8)自然辩证法 40学时
(9)公共关系学概论 20学时
2、 科学研究类课程
(10)自然科学概论 24学时 (11)计算机应用 50学时
(12)医药信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