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缸套穴蚀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文题目:船舶柴油机缸套穴蚀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
、:
Keywords: marine diesel engine、cylinder liner、cavitation erosion 、 control measures.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
气缸套结构形式及作用
2.1气缸套结构形式 2
2.2气缸套的作用 3
气缸套穴蚀产生的机理分析
3.1.1 缸套穴蚀的主要外因:高频振动 3
3.1.2 缸套穴蚀的主要内因:气缸套材质 3
3.1.3 电化学腐蚀加速穴蚀 3
3.2穴蚀分类 1
3.2.1 冲击性穴蚀 3
3.2.2 液体腐蚀 3
第四章 影响缸套穴蚀的原因? 缸套方面的原因 1
4.2冷却水方面的原因 1? 4.3频繁地起、停柴油机 1
? 4.4超负荷、高转速 1
第五章 预防措施? 保证正常的活塞与缸套间隙? 5.2确保冷却水系统工作正常? 5.3加强运行中的管理? 5.4做好定期维护保养
总 结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对中小型柴油机的轻型、高速、增压、和重载需求在国内外市场中越来越成为主流。所以对气缸套强化指标大幅度提高,使缸壁承受机械和气体冲击加剧。在减轻发动机重量设计中,主要手段为缸套减薄、活塞缩短、机体刚性变弱。因此,由来已久的气缸套穴蚀现象称为突出的问题。导致气缸套的使用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穴蚀的产生,重则造成气缸套开裂或穿孔,甚至造成发动机损坏和严重事故。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通过研究船舶柴油机缸套穴蚀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清楚缸套穴蚀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气缸套穴蚀,从而延长气缸套的使用寿命。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航运大国,也是个航运强国。在600多年前,就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这不仅在世界航运史上奠定一个里程碑,也激励着近代中国航运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航运业上得到运用,航运服务的便捷、高效和低成本使航运业成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运输方式。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船舶的操作难度也不断增加,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越来越多,船舶航运领域对船舶的安全航行也越来越重视。
气缸套是柴油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的工作条件恶劣,极易产生腐蚀。从对柴油机气缸套故障的大量调查资料中得知,气缸套外圆柱表面的穴蚀占相当大的比例,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寿命。正确分析气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对于预防穴蚀,提高气缸套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气缸套结构形式及作用
2.1 气缸套结构形式
气缸内表面由于受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并与高速运动的活塞接触而极易磨损为提高气缸的耐磨性和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而又有不同的气缸结构形式和表面处理方法。气缸结构形式有三种:无气缸套式、干式气缸套和湿式气缸套。
无气缸套式机体即不镶嵌任何气缸的机体,在机体上直接加工出气缸。优点是可以缩短气缸中心距,使机体尺度和质量减小,但是成本高。如图1
图1 无气缸套式机体
湿式气缸套外壁与冷却液直接接触,壁厚5-8mm,利用上下定位环带实现径向定位,轴向定位靠套上部凸缘与机体顶部相应的支承面配合实现。优点是机体上没有密封水套,容易铸造,传热好,温度分布均匀,修理方便。缺点是机体刚度差,容易漏水。如图2
图2 湿式气缸套
干式气缸套不予冷却液接触,壁厚为2-3mm,外表面和座套孔内表面均须精加工,以保证必要的位型几个都和便于拆装。优点是机体刚度大,气缸中心矩小,质量轻,加工工艺简单。缺点是传热较差,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局部形变。
如图3
图3 干式气缸套
2.2 气缸套的作用
气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面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王府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作用有:
(1)缸盖、活塞共同构成气缸工作空间。
(2)筒形活塞柴油机的气缸套承受活塞侧推力,成为活塞往复运动的导程。
(3)将活塞组件及本身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使之工作温度合适。
(4)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套不值有气口,由活塞启闭,实现配气。
第三章 气缸套穴蚀产生的机理分析
船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