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pdf

发布:2024-08-01约4.1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考试复习参考题

一、填空题

1.图形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点阵法和参数法

2.目前常用的两个事实图形软件标准是OpenGL和DirectX

3.多边形有两种表示方法:顶点表示法和点阵表示法。

4.二维图形基本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比例旋转等变换。

5.投影可以分为平移投影和透视投影。

6.描述一个物体需要描述其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7.在Z缓冲器消隐算法中Z缓冲器每个单元存储的信息是每一一个像素点的深度值

8、投影可以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透视投影视觉效果更有真实感,而且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

9、确定图形中哪些部分落在显示区之内,哪些落在显示区之外,以便只显示落在显示区内的那部分图形。这个选择过程

称为裁剪

10、基本几何变换是指平移、旋转和比例三种变换。

11、所谓消隐就是给定--组三维对象及投影方式,判定线、面或体的可见性的过程(在绘制时消除被遮挡的不可见的线或

面)。在多面体的隐藏线消除中,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为了减少求交的工作量,采取的措施有_消除自隐藏线、隐藏面

深度测试和包围盒测试

12、几何建模技术中描述的物体信息一般包括_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13、在Z缓冲器消隐算法中Z缓冲器每个单元存储的信息是对应象素的深度值

14、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之为_走样。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失真现象的技术称为_反走样

15、种子填充算法要求区域是_连通的。

16、点阵表示的区域可采用_内点表示和_边界表示两种表示形式。

17、Cohen-Sutherland编码裁剪算法中,如果线段两个端点编码的位相与不为0,表明线段两端点位于在窗口边框的同一

侧,为完全不可见。

1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_区域边界的像素点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19.区域填充有_种子填充_和扫描转换填充。

2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填充颜色和填充图案。

21.对于_线框_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

换后的图形。

2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窗口区域_之内。

2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_矢量裁剪_、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2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几何变换后产生新的图形。

2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变换过程

称为_规范化过程_。

26.实体的表面具有_连通性___、有界性、非自交性、可定向性和闭合性。(实体的有效

满足条件:刚性、维数一-致性、体积有限、边界的确定性、封闭性)

2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一个充分小邻域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2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边界点.

2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_内部

二、判断题

1.由三个顶点可以决定一段二次B样条曲线,若三顶点共线时则所得到的曲线褪化为一条直线段。(v)

2.DDA(微分方程法)是Bresenham算法的改进。(x)

3.插值得到的函数严格经过所给定的数据点,逼近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佳近似。(v)

4.齐次坐标提供了坐标系变换的有效方法,但仍然无法表示无穷远的点。(x)

5.若相对于某点进行比例、旋转变换,首先需要将坐标原点平移至该点,在新的坐标系下比例或者旋转变换,然后将原

点平移回去。(v)

6.在种子填充算法中所提到的八连通区域算法同时可填充四连通区域。(v)

7.边缘填充算法中是将扫描线与多边形交点左方的所有像素取补。(x)

8.计算机图形技术是随着图形硬件设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v)

(W)[1].DDA(数值微分法)是Bresenham算法的改进。

(R)[2]图形裁剪的目的是确定显示区之内的图形部分。

(W)[3]平行投影视觉真实感效果更强,而且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尺寸和形状。

(R)[4]一个向量的齐次坐标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W)[5]Z缓冲器消隐算法属于物空间消隐。

(W)[6]种子填充算法适用于顶点表示的多边形区域。

(R)[7]Cohen-Sutherland编码裁剪算法中,如果线段的两个端点编码的位相或为0,表明线段位于区域内,是完全可见。

(W)[8]Sutherland-Hodgman多边形区域裁剪算法不适合硬件实现。

(R)[9]镜面反射光会在反射方向附近形成高光现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