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判断).docx
国家安全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判断)
选择题
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
A.自行解密
B.经正式公布解密
C.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公布解密
D.由定密责任人解密
答案:A。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2.每年的()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12月4日
B.4月15日
C.3月15日
D.6月5日
答案:B。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3.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答案:A。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4.下列不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的是()。
A.检举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B.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C.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D.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答案:C。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不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而检举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确做法。
5.间谍罪最高可处()。
A.死刑
B.无期徒刑
C.10年以上有期徒刑
D.死缓
答案: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犯间谍罪的,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
填空题
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答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2.国家坚持()与()并重,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原则,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
答案:共同安全、综合安全。这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安全合作中的理念和原则,强调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促进共同安全和综合安全。
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三级。
答案:绝密、机密、秘密。这是根据国家秘密的重要程度进行的划分,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4.()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答案:文化。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5.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为根本。
答案: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它关乎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
判断题
1.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依法处理。()
答案: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2.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答案: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3.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验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
答案:正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验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
4.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答案:正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公民和组织的基本要求,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和组织的义务。
5.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发现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答案: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发现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信息的,应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