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涉密人员考试试题库保密基本试题.pdf

发布:2025-03-28约3.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共238题)

一、填空题(共46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拟定,在一定期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

项。

2.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拟定密级。

3.文献、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

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4.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5.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6.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

7.涉密人员上岗前要通过保密审查和培训。

8.因私出国(境)的重要涉密人员须经军工集团公司或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审批。

9.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保密义务。

10.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实行脱密期管理,其中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3-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3年,

一般涉密人员为年。

11.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清退所保管的涉密载体、签订保密承诺书以后,才干办理手续。

12.外聘工勤服务人员不得接触国家秘密。

13.“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14.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拟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15.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16.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和发送短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17.不准将普通手机与涉密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连接。

18.不准将普通手机带入涉密场合。

19.不得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送国家秘密信息。

20.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物流方式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献、资料和其他物品。

21个人因公外出,应把所携带涉密载体、(秘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22.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保证信息无法还原。

23.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24.不得使用普通传真机和一体机传输涉密信息。

25.计算机口令在网络中必须加密存储和传输。

26.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27.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应按解决和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拟定。

28.计算机一旦存储和解决过一份涉密信息,就应当拟定为涉密计算机,并粘贴相关密级标志。

29.未经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在试运营期间不能存储和解决涉密信息。

30.未经本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自行对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并重装操作系统。

31在涉密工作区域,严禁使用无标志的存储介质。

32.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全程旁站陪同。

33.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献,只要内容涉密,就应当标明密级。

34.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系统登录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则系统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周。

35.解决秘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

36.解决机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

37.绝密级计算机采用智能卡或USBkey结合口令或生理特性身份鉴别措施。

38.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涉密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启动时间规定是不超过10分钟。

39.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在低密级的计算机上使用。

40.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

41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应当履行审批手续。

42.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工作,带回时应当进行保密检查。

43.单位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应当进行保密审查。

44.严禁将用于解决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普通电话线连接。

45.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46.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对的的打V,错误的打×。共143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拟定,在一定期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

项。(√)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队、公司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既保证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