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740-2005 菊花盆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B6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40—2005
菊花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2005-04-15发布2005-04-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740-2095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民、李彦慧、刘冬云、聂庆娟、倪志云、毛富玲、孟庆瑞、白志英、张芹、张晓曼。
·1·
DB13/T740-2005
菊花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菊花盆花品种选择、生产设施、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标志、包装、输、检疫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秋菊盆花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247.2—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
GB/T18247.5—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5部分:花卉种苗3品种选择
常见菊花盆花品种参见附录A。
4育苗
4.1繁殖方法
菊花种苗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分株繁殖。
4.2基质选择
4.2.1专用扦插基质。
4.2.2粒级在0.25mm~1mm的纯净河沙。
4.3插穗采集
4.3.1购买健壮,无病虫害的插穗。
4.3.2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母株上采集脚芽或嫩枝做插穗。
4.4扦插设施
4.4.1在荫棚下设扦插床,床宽1.0m~1.2m,高20cm~25cm,在床内铺设15cm~20cm厚的基质,可在床面上方25cm~30cm高处安装喷灌装置。扦插前将床面整平,灌透水。
4.4.2全光喷雾扦插床。
4.4.3穴盘。
4.5扦插时间
以3月~4月为主,也可在6月~7月和12月~1月进行。
4.6扦插方法
可采用芽插和嫩枝扦插。芽插是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扦插;嫩枝扦插是选生长旺盛、健壮、充实的嫩枝作插穗。插穗长度3cm~5cm,剥去下部叶片,扦插株行距为5cm×5cm,不能过密,规定每m2插400株左右。将插穗下端切成斜面,扞插深度一般为1.5cm~2cm。
·2·
DB13/T740-2005
4.7扦插后管理
插穗扦插后立即喷水,每天喷雾1次~3次,每次20秒~30秒,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100%。温度保持在18℃~28℃。插后第一周遮荫,第二周中午遮荫,以后全日照,如有自动喷雾设备,不需遮荫。插后7d~10d开始生根。新根长出后,要减少水分的供应,加强通风透光。
5栽培管理技术
5.1栽培设施
5.1.1塑料棚:塑料薄膜大、中、小棚,用于菊花露地生产的辅助栽培设施。
5.1.2日光温室:具备降温、升温、通风条件,能够满足菊花的正常生长。
5.1.3智能温室:温度、湿度、光照自动调控。
5.2基质
5.2.1基质选择
a)专用基质;
b)培养土:蛭石:珍珠岩:园土=2:1:2混成或草炭土:园土=2:1混成。基质pH值5.7~6.7;
c)无土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1~2):1:1,或泥炭:珍珠岩:木屑=1:1:1,或泥炭:糠灰:木屑=1:1:1。
5.2.2基质消毒
a)物理方法:采用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或干热方法。干热法是将基质堆放在温室内再加双层拱棚,使基质温度达到60℃左右;
b)化学方法:使用前3d~4d用50%的多菌灵或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消毒。
5.3上盆
5.3.1上盆时间
扞插苗扦插约20d后,平均根长3cm~5cm,生根10条~25条时,即可上盆。
5.3.2容器选择
选择的花盆为7cm×6cm(F×H)。
5.3.3上盆方法
挖起幼苗时,尽量避免损伤根系。将幼苗装入花盆中,填人基质压实,栽植深度与原根茎部位相同,基质距盆沿保持2cm~3cm高度。幼苗移栽后用细水流喷透。移栽后最初3d~5d,覆薄膜遮荫保湿,缓苗后逐渐撤去覆盖物进行正常管理。
5.4换盆
适宜时期以有白色须根从盆底孔眼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