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生命境界的解读.pdf
《黄帝内经》中生命境界的层次
第一:总论
原文:
1.【真人】: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
生。
2.【至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
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
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3.【圣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
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
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4.【贤人】: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
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原文完)
【内容整体定位】:这一段中,主要描述了古人对生命境界或者
说层次的划分。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生命之间是有本质差别的,而这
种差别,不是体现在财富上,也不是体现在权势上,更不是体现在外
貌上,在哪里呢?【思想】!!!思想境界的高低,就决定了这个生命
的层次高低。而判断一个生命思想境界高低的是什么呢?【道德】!!!
所以《道德经》流传千年,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
解。。。为啥?因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不同,生命境界不同,因此看
《道德经》后的体悟就不同。
所以,阅读经典,别人的解读只能是参考。而非常高境界的解读,
我们普通人听着就会以为是神话。。。
比如《黄帝内经》这里对生命层次的划分,保证有些朋友看了就
说这是神话而已。。。
扯得有点远了。。。
明天我们开始逐字逐句解读这四种生命境界。首先是解读【真人】
这部分内容,分四天解读完四种生命境界。第五天做一个整体总结交
流。
我们对国学的解读,都围绕一个核心生命观:
人体的生命构造中分为两大体系:【思想】+【身体】,两者是本
末关系,【思想】为本,【身体】为末。也就是说,【思想】是核心,
《黄帝内经》中把【思想】称为【神】,现代西医称为【心理】。
【身体】是受【思想】掌控的生命部分,属于从属地位,因此中
医养生中强调【养神】,强调清心寡欲,而西医养生强调【心理】健
康,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真人】
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开始解读《黄帝内经》中讲到的最高的生
命境界:【真人】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相关原文: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概论】:要彻底通透的解读这段话,我们需要先解读其中的最有一
句:【此其道生】
也就是说,前面对【真人】那种非常美好的生命状态的描述,归
根结底,是因为【真人】得道了,因为【得道】了,所以才会有那样
无比美好和超脱的生命状态。
【道】是什么?《易经》《系辞》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
再深入探讨的话,就牵扯到国学中的生命观和宇宙观,以及对《易经》
的相关理解,篇幅有限,这里就略过。
以上讲了我们解读这段话的背景知识,和大体原则。
下面我们逐字解读:
1.【余闻上古有真人者】:【余闻】就是我听说的意思。【上古】呢,
就是以前很久远的年代。整句白话文就是: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真
人存在。
2.【提挈天地】:【提】就是用手抓住物体的顶部,【挈】就是用手拖
住物体的底部。整句话就是:一手抓住【天】,一手拖住【地】。表
明【真人】是独立于天地之外的生命,能够把【天地】托于掌中,视
如玩物。为啥?因为【真人】得道了啊。为啥得道就能够这样呢?这
就牵扯到《易经》的生命观和宇宙观,限于篇幅,不说啦
3.【把握阴阳】:就是能够掌控阴阳的运化,为啥?因为人家得道了
呗。。。为啥得道就能够这样哩?答案请参考上一条最后一个问题
的答案。
4.【呼吸精气】:就是能够吸收非常非常精华的能量了。
5.【独立守神】:就是超凡脱俗,不为世间任何外物所动心。
6.【肌肉若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肌】和【肉】本源是相
同的,一阴一阳。【肉】为阳,【肌】为阴。【真人】由于是返本归真
的生命,因此,【肌】和【肉】这两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