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中.ppt
凯恩斯假定,持有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为零(他所处的时代大多数支票存款没有利息收入)。而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取决于持有债券的利息收益和资本利得。一般来说,如果预期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预期下跌,将得到负的资本利得,即资本损失。假如预期利率大幅上升,资本损失超过利息收益,则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变为负值,人们就愿意用货币来储藏财富。凯恩斯假定,每个经济个体都认为利率会趋向某个正常值,如果利率低于这一正常值,则经济个体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将遭受资本损失,从而愿意持有货币而非债券,使得货币需求增加。当利率超过正常值时,个人将预期未来利率趋于下降,债券价格趋于上升,能获得资本利得,利率越高,人们预期持有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越高,越愿意持有债券而非货币,从而使得货币需求减少。根据上述分析,凯恩斯认为:利率上升导01致货币的投机需求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同02利率水平负相关。03L3=L3(R)04式中,L3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R表示利率05水平。06凯恩斯认为,如果利率极低,那么人们就会07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08持有债券的利息不多,但风险却很大,人们就09会抛出债券,换回货币,有多少货币就持有多少货币。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灵活偏好规律:又称流动偏好规律,指在货币供给一定时,由于人们愿意以货币的形式保存自己的财富和收入的愿望很强,从而对货币产生很大的需求,使得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投资不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公式货币需求函数:三种货币需求的综合01Md/p=k·Y-h·R式中,Md/p=L1(Y)+L2(Y)+L3(R),P是物价水平,k和h都是正的参数,该公式说明,人们的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偏好函数):02R0ML1(Y)R0ML2(Y)0RML3(R)凯恩斯陷阱R1R0ML(Y,R)(图-1)++=货币供给(教材P384)货币供给量的界定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并把它投入流通的过程。货币供给量在某一时点上,公众持有的银行存款和通货之和。Ms=CU+D式中,Ms表示整个经济中的全部货币供给量,CU表示通货(Currency),D表示存款(Deposits)。(注:有些学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公众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在此,我们对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不作区分。)现代银行体系的概况现代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与货币供给中央银行是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并监督银行体系的相对独立的政府机构。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央银行01成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因创立了“最后贷款02者”原则,被公认为近代中央银行的先驱。03美联储根据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条04例》,于1914年成立。05美联储由其设在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理事会管06理,理事会有7名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的理事,07理事任期14年,长期任职以利于货币政策独立于短期08政治压力,理事会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的美联储主09席主持。01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02(FOMC)确定。FOMC由7名理事和12名地区联03邦储备银行总裁中的5名组成。12名地区联邦储备04银行总裁都参加FOMC的每次会议,但只有5名有投05票权,这5名有投票权的成员由12名地区银行总裁06轮流担任,但纽约储备银行的总裁总有投票权。07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从1983年9月(于1948年08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的基础上合并改组而成)开09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通过存款与贷款,赚取最大化利润的企业。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日益增多,但在此只考虑其本源业务。由于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中最大的一部分,因此商业银行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主体。(3).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服务的金融机构。如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01银行存款的创造机制02中央银行好比一个水龙头,他发行一定量的通03货,比如100亿人民币,会造成什么样的货币供给04呢?05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的简单情况06假设这100亿人民币流入第一商业银行,如07果该银行只接受存款,不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