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应对甲流重症危重症病例之呼吸机临床应用策略培训.ppt

发布:2025-03-22约1.21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提要;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

甲型H1N1流感有关诊疗工作

的通知;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诊断

关于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判定

组织开展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诊疗技术培训

重点加强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病例早期识别和医疗救治

做好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病例医疗救治技术准备工作;组建由多学科人员组成的重症与危重病例医疗救治团队,对重症与危重病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对医务人员进行甲流救治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改造或增加重症监护病房设施,储备成人、儿童呼吸机、监护仪等;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重症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到ARDS;ALI诊断标准;ARDS诊断标准;先兆期ARDS的诊断-具备5项中3项;早期ARDS的诊断-具备6项中3项;晚期ARDS的诊断-具备6项中3项;;治疗—支持疗法;其他治疗;呼吸机临床应用策略;呼吸机使用适应症;生理学目的;临床目的;临床目的;保证气道通畅;机械通气;Criticalcaredoctorswantescalatedpandemicplanning;;;禁忌症;操作方法-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潮气量:应略大于自主呼吸的嘲气量,一般按6-15ml/kg体重计

调节原则是:首先应避免气道压过高

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PSV不超过25-30cmH2O

COPD患者通常设在低限,可近按8-10ml/kg体重;操作方法-吸气/呼气时间;通气压力:受肺顺应性和潮气量的影响。肺内轻度病变时需1.47-1.96(15-20cmH20)压力,中、重度病变需1.96-2.45Kpa(20-25cmH20)压力

给氧浓度:

低浓度35%02

中浓度36-60%02

高浓度60%02适用于CO中毒、心原性休克,ARDS,吸入高浓度氧不应超过2-3天;;“最佳PEEP”;通气方式的选择;通气方式的选择;

通气方式的选择;通气方式的选择;;通气方式的选择;;通气方式的选择;;通气方式的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PSV);报警参数的设置;使用呼吸机的监护;使用呼吸机的护理;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对抗;原因;人机对抗处理原则和步骤;人机对抗处理原则和步骤;撤离呼吸机的条件;撤离方法;撤离方法;气道并发症:气管溃疡、坏死、出血

压力损伤:气胸、纵隔气肿、肺间质气肿、皮下气肿

通气过度:每分通气量过大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心输出量下降与低血压

支气管、肺感染

肺不张

其他尚可引起胃肠充气,肝、肾瘀血;;;;H1N1:ECMO

(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H1N1:ECMO;H1N1:ECMO;;结论;内容提要;“四集中”原则;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